阅读历史 |

第189章 二次变身(1 / 4)

加入书签

在张伟看来,以《饥渴游戏》的作品质量,要个10%的版税并不过分。

但考虑到自己在美国的确是个新人作家,而且本身也不是美国人,张伟能够接受稍微降低一些,他的底线是8%。

所以当加兰特开出5%的价码时,张伟是打算讨价还价的,你说5%,我就说我在中国能拿15%,然后你提一点,我降一点,最终应该能在9%左右达成交易。

却没想到这個加兰特吃定了自己,咬死5%的价码不肯松口。

对于张伟而言,这样的价码,就有些侮辱人了。

更何这部小说在全美可是有冲过3000万的销量,这么算起来哪怕是第一册,效率肯定也是超过1000万册的,相差1%的版税,那就是大几十万美刀,真要是按照5%的版税计算,几百万美刀可就没了。

就冲着这几百万美金的差价,张伟也不能妥协。

主语加兰特为什么咬死5%的价码,一点儿都不肯让,张伟仔细琢磨一番,倒也能分析的透彻。

第一个原因肯定是店大欺客,学乐集团这种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出版业巨头,又是上市集团,肯定不缺图书资源,跟他们合作的作家一抓一大把,所以压根就不会在乎一个新人作家。

其次就是张伟中国人的身份,在美国肯定是减分项,比较起二三代华裔移民,还要低一个档次。

就族裔而言,美国的图书市场,最偏爱的是犹太裔作家,然后是意大利裔作家,英国人跟美国人是一个待遇的,墨西哥裔和华裔作家则是处于相对底层。

至于非洲裔作家,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专注于写黑人文学,内容主要都是非洲裔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他们写别的类型,也没有人看。

一个中国人,跑到美国来出版英文小说,即便作品的质量很不错,可先天的减分项,也让加兰特不肯让步。

第三点或许是像加兰特所说的那样,其他出版商也不可能给出更高的价格,所以加兰特有恃无恐。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加兰特不愿意破坏出版业的规矩,或者说不愿意为了张伟,去破坏美国出版业的规矩。

在学乐集团眼中,张伟这种级别的作家,就只配拿最低的5%,如果给他更高的价码,那么以后其他的新人作者,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到时候整个集团的运营成本都会提升。

所以加兰特宁愿放走《饥渴小说》这部优秀的作品,也不愿意加钱。

这跟开发商不愿意给钉子户更多的赔偿是一个道理,开发商搞一个项目,都是用亿作为单位计算的,可能差那百八十万?

他们担心的这钱给了钉子户,其他拆迁户也要比照办理,到时候就不是百八十万能解决的事情了。

张伟拿回了自己的稿子,离开了学乐集团。

他也并不担心学乐集团会剽窃《饥渴游戏》,一来是学乐集团这种老牌出版商不至于做这种事情,二来也是因为张伟提前做好了防盗措施。

文学作品的防剽窃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将自己的书稿放在信封里,寄回给自己,但收到以后不要打开。

一旦出现了版权纠纷,便可以当做是证据。等到了法庭上,再将信封打开,核对里面的内容,只要邮戳时间更早,就能证明你才是该作品的原始作者。

返回了普林斯顿后,张伟从包里找出了一张名片,是去年跟亚马逊签顾问合同时,对方留下来的联系方式。

这当然不可能是贝索斯的联系方式,张伟估摸着,这应该是亚马逊某个公关部门或者联络部门的电话,专门为亚马逊的关系户解决问题的。

于是张伟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号码。

“你好,这里是亚马逊,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的么?”一个甜美的女声响起,听起来就是个年轻妹子。

“你好,我叫张伟,我是亚马逊的顾问。”张伟自我介绍道。

“先生,我需要核对一下你的身份,请问你的名字该如何拼写?”

“z-h-a-n-g-w-e-i!”张伟说出了名字的拼写。

“哦,你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张先生么,非常高兴能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我写了一本小说,我知道亚马逊有出版部门,我想通过亚马逊的出版部门进行出版。”

“我们亚马逊是有出版部门,也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不过还请你详细说明一下情况。”

“我要出版的是一部科幻青春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可以接受自费出版,但希望在渠道方面,亚马逊能够给我一些优待。”

“好的,我已经记下来,张先生,请你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并且保持电话畅通,亚马逊出版社会尽快联系你的。”

……

傍晚时分,施教授回到了家中。

“听你嫂子说,你今天又去纽约了?”施教授开口问。

“看你这两天挺忙的,这事就没给你汇报。我写了本小说,打算出版的,所以去纽约找出版社了。”张伟回答道。

“你还写小说?”施教授一脸诧异,随后马上道:“你别误会,我不是质疑你的能力,我的意思是,你平时还有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