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章 二次变身(2 / 4)

加入书签

间写小说?”

搞科研是很忙的,特别是项目进入到关键阶段的时候,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是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吃住都在实验室解决,回家的时间都没有。

按说这种劳动强度,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写小说?

更何况张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做做出了核苷修饰和基因剪刀这两个世界顶级科研成果。

在施教授看来,张伟肯定得24小时泡在实验室里,除了吃喝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试验台前,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几个月的时间能做出两项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这就已经够夸张了,如果不是真真切切看过《科学》上的论文,施教授都不敢相信。

可做研究期间,张伟机竟然还夹杂着在写小说,这就是真的过分了!

张伟则笑着答道:“时间就像是乳沟,挤挤总会有的。”

“你别蒙我!我做了快二十年科研了,多少也有点成绩,在这一行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我见过挤乳沟的,还真没见过能挤出时间来的!”

“师兄,没看出来,你还挺闷骚的,做科研的时候还注意女同事有没有挤乳沟!”张伟坏笑着说。

“别跟我扯东扯西,我跟你聊正经事呢!”

“好吧,莪承认,这本小说是我以前写的。”张伟只好撒了个谎。

“这还差不多,我琢磨着现在的你也不可能有时间写小说。”施教授点了点头,接着道:“那出版社找的怎么样?找到了?”施教授接着问。

“我找了学乐集团。”

“学乐集团?那可是全美最顶级的出版商了。他们答应给你出版了?”

“答应是答应了,但给的版税太低了,只有5%,所以我拒绝了。”

“5%是有些低,不过据我了解,在美国的出版市场上,华裔作家也是经常被压价,更别说你是中国人呢。所以大部分的华裔都不会写小说的,他们写的都是社科或者经济类的书籍。而且只要噱头足够,也都能大卖。”

“就比如章家敦的那本《中国即将崩溃》,我听说在美国可是畅销书。他写完这本书以后,有很多节目都邀请他做嘉宾呢!”张伟不屑的说。

施教授则一脸担忧的道:“那本书,我听说过,前两年的确挺火的。经济学方面我不懂,不过的确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点。”

章家敦的那本《中国即将崩溃》,是2001年出版的,当时中国刚刚加入到WTO,面临着很多机遇和风险。

当时也的确有很多声音,认为中国无法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外国的商品会冲击中国市场,让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倒闭,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全面崩溃。

这种声音不仅仅在国外盛传,在国内也有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认可这种观点,看衰中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竞争不过外国企业。

章家敦的《中国即将崩溃》正是迎合了这种观点,等于是说到了很多美国人心坎里。

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咱先不管书里面说的有没有道理,就凭你说的这话我爱听,符合我的心理预期,我就愿意花钱支持你一下。

而且“崩溃”这个词用的也极好。

西方唱衰中国的经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此之前,诸如《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等常年反华媒体,在当时用的都是“硬着陆”这个词来唱衰中国经济。

“硬着陆”这个词哪有“崩溃”显得惊悚,哪有“崩溃”显得有震撼性,特别是放在书名里,“崩溃”这个词噱头十足,肯定对卖书有帮助。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西方唱衰中国的行为,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崩溃论”。

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西方年年唱衰,中国年年增长,所谓的“崩溃”时间,也从2005年,不断的后延,渐渐的就成了翻日历,过一年就延后一年呗!

章家敦也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章局座”,成了战略忽悠局的重要干部之一。

但此时还只是2005年,中国的经济还没有用事实打脸西方,所以当张伟一脸不屑的说起章局座时,施教授并没有像张伟这般自信,反倒是有些担忧,生怕中国经济真的会像书里面说的崩溃掉。

张伟马上开口劝道:“施教授,那个章家敦就是个骗子,你就放宽心好了,中国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好!别看咱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只排在世界第六,但我觉得以现在的发展势头,五年之后我们肯定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

“但愿如此吧!”施教授长叹一口气,接着道:“还是说说你那本小说吧?还打算出版么?我也认识几个出版商,规模虽然不如学乐集团,但出版小说还是没有问题的。”

“谢谢师兄。刚才我已经联系了另外一家出版商,要是他们那边也不行的话,再麻烦师兄。”张伟开口道。

“那行,需要我就直接说,不用跟我客气。”施教授话音一转,接着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后天我要出差,去一趟新墨西哥州,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去?”

“是学术研讨会么?”

“差不多吧。是圣达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会,也算是学术研讨会。”

“圣达菲研究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