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对比悬殊的防御战(1 / 2)

加入书签

卡西乌斯无言的看着手中情报中写的侵略部队构成。

以布里蒂安和曼托哥勒两个帝国牵头加上四个王国共同给沙皇搓出了一支人数过五十万,武备极其强大的军队。

其军官骨架构成基本上都是各国自身的精锐校官,只不过指挥的士兵属于罗谢克人罢了~

无论是各类火炮还是机体,坦克,甚至于教廷那种‘权杖’级别的超级武器都应有尽有。

这还是扶持军,同盟国各自还有一支为数2-5万的干涉军部队在各個距离他们最近的白军占领区登陆,除了靠海那一侧以外埃维苏面临的已经是被三面围堵的局面了。

而他们的手底下绝大部分士兵都是血肉之躯,并且缺衣少食,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已经开始显现出了征兆。

寒冷的冰雪将覆盖住整个埃维苏国的土地上,也覆盖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如果他们打不赢这场敌我有些悬殊的内战,那之前所作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如果这场仗现在不打,那么他们的子孙很最终还是会打。

卡西乌斯和雅多夫都很清楚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如果继续拖下去,得到源源不断支持的白军会越来越强大。

而他们却未必能挨到联盟腾出手来的那一天...

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在空中有着联盟空军的支持,能够在一定时间段拥有来自空中的支援。

而这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在苏里亚截获了联盟的固定翼飞机后其他国家也各自开始了自己的逆向研发。

随着苏里亚王国领土的陷落,越来越多的前线机场被占领,联盟想要投放物资除了采用速度极慢的飞艇以外,就只能让运输船通过走海运进行运送。

初始的飞机其实搞起来并没有那么艰难,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发动机加机翼加螺旋桨,没了~

动力核心在一开始对他们来讲就没什么难度,魔动包本身就属于动力源,并且在动力输出上也非常强势。

因为理论科学的缺失,做的多先进他们办不到,但做到形似就能借鉴到原型机的大部分外表升力逻辑,力大砖飞还是可以硬搓出来的。

再在机翼上按几挺自制的机枪,多少也能给联盟的空军带来些威胁。

因为超远航程的问题,支援过去的轰炸机机队没有联盟空军的战斗机护航。

强行突破对方由魔动战斗机和防空魔法炮制造的弹幕损失也会很大,为此只能让轰炸机群抱团,通过机枪组成刺猬阵。

但这样一来规模增大,每一次大规模调动轰炸机前去埃维苏支援都最好能够炸中高价值的目标才行,不然完全是白费功夫。

在联盟首支军团在海军的护送上准备登陆主大陆作战之时,埃维苏境内的第一轮对抗战争也正式爆发。

之前卡西乌斯预判出的情况也开始在现实中上演,首支同白军交手的红军112师就吃了败仗。

普遍穿着机体的军官可以带领手底下的士兵向前冲锋突击,缺乏重火力的112步兵师饶是有着堑壕的保护也伤亡惨重。

在教廷权杖的大范围毁灭性攻击下堑壕防御体系没发挥出多大的效果就被摧毁占领,一个师折损过半才成功撤退。

论士兵素养双方技战术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太多的,尤其是在军官带头冲阵的顺风仗情况下,白军士兵的士气并不比红军低。

双方兵力总量大致相当,可装备落后的太多,最终雅多夫心一狠全盘接受了联盟参谋部的建议,所有重型装备生产除了火炮以外一律取消。

转而开始大量制作联盟技术授权指导出的反坦克,反机体地雷,以及内部携带黑火药和汽油作为推进剂的反坦克/机体火箭筒与步兵支援火力掷弹筒。

争取通过最小的资源损耗做出最具破坏力的武器,至于其他人员防护战场生存什么的,红军已经无法兼顾了。

随着红军有意识的后缩等待武器换装和最新命令,打退了阻碍白军开始迅速占领周边的城镇乡村。

城市中的工厂一律停工,居民家中物资粮食也全部洗劫一空,采取兼并清野的战略来彻底断掉这个区域的正常运转。

反正白军有着同盟国的物资供应支持,虽然断了生产会过得难受,但绝对没有红军被影响的那么严重。

最基础的高消耗产品煤炭和粮食,联盟顶多帮红军解决掉半个,除非红军愿意把作为军事物资的魔晶石拿出来给普通民众烧火取暖用,不然缺粮少煤的红军绝对会人心震动。

至于这些失去了物资的普通人怎么在冬天中生存,那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东西了。

而在乌延奇方向,卷土重来的教廷军一次性在这里压上了两个军近11万人的兵力想要打穿乌延奇州的防线。

乌延奇的位置位于河道处,承接联盟军海运物资调运的中转站。

源源不断的物资都将从这里卸船装上火车皮送往其他红军州中使用,而这里如果被攻陷,那就意味着转运物资的耗时将会变得更长更少。

一条线上三个州红军都安排了一个军的部队进行驻防,但教廷的指挥官非常精明。

他选择分调其中一个军去围困乌延奇,而他则是带着剩余的本部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