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章:全面优化革新(1 / 2)

加入书签

不只是飞艇,大型飞机的制造项目也被上马。

比起小型双翼螺旋桨飞机,大型的双翼机制造难度反而还要更低一些,发动机两个不够就塞四个,塞五個!

懂不懂什么叫做力大砖飞啊~

经过飞艇事件的点拨,米蒂亚已经完全转变了对于军队建设的思路。

之前她的想法还是走前世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发家模板,点出飞机就拼命点,从双翼到单翼再到喷气式战斗机。

但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这个世界,战斗机那可怜的载弹量和俯冲攻击的方式,真未必能拿对面的机体部队怎么样。

而且俯冲时极大的过载压力也会让飞机路线变得固定可预测,一发魔法弹就能给它像火鸡一样射下来,你很难说这样的攻击行为是不是在送人头。

相比之下,更高空域的大型运输机,轰炸机倒是可以有着很好发挥效果,高空投弹轰炸,你有本事就飞上来打我!

说白了就是她将心中把战斗机当做攻击主力的想法改成了,利用飞机为地面部队创造局部优势。

她心目中的最终目标,就是AC13030那种空中炮艇机。

中间空域炮艇机立体火力支援,高空飞艇投送物资补给,再搭配上地面上的重装机械部队,完全可以做到每占据一个地方就能够像钉子一般钉在那里。

当然了,这个世界极大概率还是有空军的,战斗机的研制不可以中断,只是不会太大规模的列装,只作为实战收集飞行数据使用。

与此同时,联邦海军造船厂吃了米蒂亚十几年的经费后,也终于制造出了合格的主力铁甲军舰。

【致远级巡洋舰】

双烟囱双桅杆设计,舰长106.2米,吃水最深6.57米,舰首舰尾各自装备一门带炮盾双联装210毫米舰炮,前甲板还有一门背负式210炮塔,前2后1的配置。

舰舯部靠前方两侧各有一门152毫米带炮盾舰炮,舷侧各三门152毫米速射舰炮。

此外,还装备有机关炮20门,动力为2座三涨式蒸汽轮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增压最大马力10600匹,航速22.5节。

排水量3900吨,最大载煤量820吨、续航力8000海里/15节。

装甲为拱形“穹甲”,装置于船身中间,中部位于水线以上,两侧向下倾斜至水线以下。水线带不设装甲以煤柜防御。

穹甲厚70.8~131毫米,司令塔装甲130毫米,炮盾装甲70毫米。

双联装210毫米舰炮,采用的是液压复进技术

在开炮时斜面重力与液压机构同时用来抵消后坐力。

这样大大的减小了火炮的位移幅度,缩短了开炮间隔,单门火炮的射击间隔为2.5分钟一发,配备了两个牛族人士兵搬运炮弹。

而152毫米的副炮则是速射舰炮,取消了斜面炮架采用液压与弹簧双复进系统。

开炮时火炮的身管后移,液压系统降低制退深度,然后弹簧组被压缩释放出反作用力,使得炮身能以更快的速度回复到正常炮位。

这一套制退复进系统能让152速射炮的射速飙升到10秒钟一发的地步,搬运炮弹的炮手普通士兵都可以办到。

虽然说几年前就造出了满载排水量万吨级的巨轮,但那终究是民用船只,并不是专业的战争巨兽军舰。

近四千吨的军舰在米蒂亚看来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而位于森德加斯的数个联合造船厂都能够完成该舰的建造。

米蒂亚自然没有节省,批复了十艘建造指标,让赛里斯联邦海军能快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民用船只建造的订单则是全部移交给了邦威奇海港城,以前的邦威奇只造过木制帆船,对铁甲舰这些并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过渡。

米蒂亚反正不急,她有的是时间慢慢等待开花结果。

而152舰用速射炮的技术资料倒是给了米蒂亚一个提醒,陆军部队的炮兵部队也需要一款能够急速射的火力支援炮。

这让她想到了前世名气颇大的75小姐,75毫米口径液压制退复进,螺型炮栓,极限射速能够达到恐怖的一分钟30发。

虽然无法曲射,但对于杀伤敌方步兵拥有着良好的毁伤效果,光这一门就能压着阿莱西亚一个营的架退炮打。

制造简单实用方便,自重也不过是一吨出头,猫式全地形车都能拉着满地乱跑。

不过猫式还是负责帮助炮兵部队牵引炮弹比较好,射速太快了消耗太恐怖。

野战炮再次革新整出个75毫米,那赛里斯现在的火炮体系就有些过于混乱了,堪称己方后勤的噩梦...

为此必须对火炮部队进行重新梳理,将各式火炮的口径进行统一,重整改进,降低后勤压力。

连级支援火力:75㎜:75速射野战炮,中型迫击炮,中型无后坐力炮。

营级支援火力,108㎜:重型迫击炮,重型无后坐力炮。

团级支援火力,152毫米:轮式牵引榴弹炮,履带式自行火炮。

同时对于机枪,因为士兵的反馈马克沁体积实在太过于笨重臃肿,米蒂亚将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