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要不要认贼作父?(2 / 3)

加入书签

“就在最近几年,这位张伟教授还做出一件惊人的壮举,现在已经传开了,这个会场里,大半科学家都知道。”

“什么惊人的壮举?”记者的好奇心,让他本能的问出了这句话。

“一个月内,他同时在《自然》、《科学》和《细胞》这三大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这很厉害么?”年轻记者显然是个学术小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含金量。

“当然很厉害!世界上从未有人能做到过!”老记者开始科普起来:“首先,你要知道,同一个科研成果,是不能在不同期刊上发表的。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有三个不同的科研成果。

其次三大科学期刊的收稿要求是很高的,只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才能在三大期刊发表,这也就意味着,这三个科研成果,都必须是世界一流的。很多科学家,一辈子或许只能做出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而张伟一下子做出了三个。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时间。张伟这次拿出的三个科研成果,都是关于IPS细胞的,而IPS细胞是他在上个月刚刚发表的科研成果,也就是说他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做出了三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听你这么一说,这个张伟岂不是比爱因斯坦还要厉害?”年轻记者一脸吃惊的道。

“是不是比爱因斯坦更厉害,这我不好下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说有谁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那最有机会的,便是这位张伟教授!”老记者开口道。

年轻记者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已经产生了一个新颖的想法。

这么牛逼的人物,岂不是天生的素材,这要不写一篇长篇报道,都对不起老记者这半天的瞎哔哔!

更何况这个素材,还能蹭到爱因斯坦的热度!

《读者》《意林》等中国报刊杂志喜欢蹭爱因斯坦的热度,外国的报刊杂志同样如此,标题上带上个爱因斯坦,总会比较容易吸引到读者的目光。

更何况这里还是德国,是爱因斯坦的老家,民众对于爱因斯坦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着更多的关注。在德国蹭爱因斯坦的热度,收益是最高的!

而且现在刚好有个爱因斯坦年的纪念活动,就连德国总理都出席了,有关爱因斯坦的话题,必然会带有比较高的舆论热度。

这个时候写篇报道去蹭爱因斯坦的流量,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不如写这么一篇文章点评一下,现在的科学界,谁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最好做一个评分排名,这种事情一旦有排名,肯定会引起争议,也会引发读者讨论的兴趣,说不定能成为热点文章呢!这是个好题材,等回去我就去搜集资料!”年轻记者已然想好了文章的主题。

……

某间休息室中,金丝框眼镜笔直的站好,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脸上则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

此时的他,正在等待霍金的接见。

而在这个房间里,足足有十几个人,他们的目的跟金丝框眼镜一样,都是在等待霍金的接见。

霍金虽然是个瘫子,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瘫子,就冲着霍金的名气,每天想要跟霍金见面的人,没有小几千,也有大几百。

但霍金的身体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以霍金那可怜的小身板儿,显然是不适合天天见客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去剑桥提前预约,也很难见到霍金。

如今想要见到霍金,大概就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某些知名的学者拜访,霍金会给个面子见一面;

二就是一些重要的活动,霍金不得不参加,这个时候可以跟霍金见上一面,运气好的话还客气亲自到霍金跟前打个招呼,说几句问候的话。

金丝框眼镜排到的,就是这种机会。他打着中国物理学会的名号,提出想要跟霍金见上一面,送上中国人对霍金的祝福,这还真的为他争取到了一个机会。

大概也是霍金觉得,十几亿人的祝福,分量挺重的。

于是金丝框眼镜便被安排在这间休息室里,跟十几个人一起,等待霍金的接见。

对于金丝框眼镜而言,这一次面见霍金,也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能够对着霍金说几句话,哪怕对方压根不搭理自己,也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事情。

要是再留下几张照片,那就更好了,回国以后发几篇新闻,那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跟霍金是认识的,这逼格可就拉满了!

金丝框眼镜的脑海中,正在模拟见到霍金时,该说些什么,只见外面走进来了一个东亚面孔的年轻人。

这人正是张伟!

张伟没有跟其他人打招呼,而是直接找了个角落位置坐了下来。

“张伟,他怎么也来了,难道他也要见霍金?”金丝框眼镜顿时一脸寒意。

见霍金这种提升逼格的事情,当然只能让自己独享了?多出来一个人,那逼格可就拉不满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仇家。

张伟其实也看到了金丝框眼镜,但他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冲金丝框眼镜微微点了点头。

张伟并不认识金丝框眼镜,也不知道这家伙就是卡自己经费的那个人。看在对方是中国人的份上,所以才点头表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