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章 我要当编剧(2 / 3)

加入书签

脸皮说道。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赶鸭子上架,强行说“甚合我意”。

“我也只是把我所理解的东西说出来,我的想法还比较肤浅,没想到竟然能得到作者的认可,真是太荣幸了!”张伟也开始了商业吹捧。

“不不不,你对作品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不夸张的说,你已经超越了99.99%的读者!”

“99.99%?听起来像是想让我帮忙砍一刀啊!”张伟心中暗道。

麦卡锡则继续说:“说起来,我要对你表示感谢,谢谢你能深入理解我的作品,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和寓意,能感受到莪所尝试传达的那些观念和哲理。

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最完美的读者反馈!我甚至觉得,你不是个读者,而是个非常优秀的作家,可以一眼读懂一部作品的内涵!”

“事实上,我真的是个作家!”张伟笑着说道。

麦卡锡微微一愣,然后脸上挂起了微笑,他的第一反应是张伟在开玩笑。

张伟则继续说道:“我写过一本冒险题材的小说,故事内容是探索古墓,类似于电影《木乃伊》那种的,这本小说刚刚出版一年,在中国的销量,已经破百万册了!”

“销量百万?那在畅销书榜单上,也能排在前列了。没想到你除了是个科学家,还是个作家。不过很可惜,我不懂中文,否则的话,我一定会拜读你的作品。”麦卡锡露出惊叹的表情。

“我最近也写了一本英文小说。”张伟说着,从包里面掏出了《饥渴游戏》的稿子,开口道:“其实我今天来拜访您,也是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原来如此。”麦卡锡微笑着点了点头,却并没有马上答应。

像是麦卡锡这种级别的文坛大师,找他来点评作品的可不在少数,但几乎所有人都被麦卡锡所拒之门外。

他连媒体的采访都懒得接受,哪里会有闲工夫去给别人点评作品。

物以稀为贵嘛,麦卡锡对文学作品的点评,含金量非常的高。

如今面对张伟递过来的作品,麦卡锡原本是打算稍微点评一下的,毕竟眼前这位可是自己的知音,而且还很擅长“深度解读”。

知音难求,会深度解读的知音更难求,这要是给张伟吃了闭门羹,以后人家不找自己玩了,那岂不是少了个知音?

但当麦卡锡想起张伟刚才的“深度解读”时,却又不敢给张伟点评作品了。

你点评我的《老无所依》时,都上升到哲学层面了,把培根、笛卡尔、休谟和黑格尔都搬出来了,轮到我点评你的作品,这要是不扯上几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尼采,那岂不是显得我很没有文化?

万一我要是没有看出作品的内涵,没有看出其中的寓意,没有看明白你所要表达的历年,那岂不是很丢人?

于是乎在沉吟片刻后,麦卡锡开口问道:“其实我对于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我也没有去过中国,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恐怕很难对你的作品做出客观的点评!”

这个借口找的很精妙,不是我麦卡锡没文化没内涵,而是我不懂中国文化,里子面子全都保住了。

张伟则开口说道:“您误会了,我的这部小说,跟中国文化没有关系,我写的是发生在北美大陆上的故事,是一个西方世界的故事。”

麦卡锡顿时觉得,自己被将了一军。

一个美国作家,可以不了解中国文化,可还能不了解西方文化么?而且人家都点名了,这是发生在北美大陆的故事,就是你家里的事情,你还好意思说不了解么?

无奈之下,麦卡锡只要耐着性子问道:“作为一个东方人,写出一个西方的故事,这可不多见,你的这部作品,是什么类型的?”

“这是一部末日题材的小说。”张伟回答道。

一听末日题材,麦卡锡瞬间支棱起来了!

“这个题材我熟啊!不光熟悉,还很擅长呢!整个美国末日题材小说写的最好的,可不就是我科马克-麦卡锡么!

专业是相当对口啊,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别的题材我可能还要怂上一怂,可末日题材,我没有理由怂啊!”

想到这里,笑盈盈的接过了《饥渴游戏》的书稿,开口答道:“我最近正好有时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就将这份稿子放在我这里,我会认真拜读的!”

“没问题,稿子就放在这里,您慢慢看,我期待您的指点!”

……

返回了酒店后,张伟再一次呼唤了魔鬼。

“怎么,又要换书评?”魔鬼不耐烦的说道。

“这次不要书评,我想要一个剧本。”

“你要抄剧本么?这是打算当编剧啊?”魔鬼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要什么剧本?”

“肯恩兄弟拍摄的电影,《老无所依》的剧本,要详细一些的,有场景概念图,甚至连分镜头描述都有的那种!需要多少分钟的寿命?”

“需要一千二百百分钟的寿命。”

“那就是二十个小时?怎么这么贵?高考试题才六个小时的寿命,鬼吹灯一整套八本,也才十个小时的寿命,你这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