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 小霍,站起来敬酒!(2 / 3)

加入书签

类的科学有了重大发展和突破,又有了更厉害的疫苗技术,或者更有效的防疫手段,谁还会去关注什么mRNA疫苗!

这就好比丰田章男宣布,丰田要做氢能源汽车了!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当年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各种大V都在吹,你看丰田多牛逼,下个世纪日本造车技术还会引领全世界,中国汽车行业又落后了,又药丸了,还不赶快反思!

结果丰田喊了快十年了,是年年吆喝,年年见不到车。所谓的氢能源汽车商业化,从2020年,拖延到2023年,又拖延到2025年,现在变成了2030年实现氢能源汽车商业化。

于是乎大V也不再吹了,媒体也懒得炒作了,丰田章男的放话,纯属当成放屁,没有人会当真。

大饼画多了,连普通人都没法忽悠了,更何况学者都是顶尖智商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mRNA疫苗这张大饼,了解一下就好了,等真的能吃到这块饼,再去认真对待也不迟。

但基因剪刀技术却完全不同,这项新技术不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去推广,而是可以直接投入到应用当中的技术。

技术能够马上应用,学术界的关注度就会拉满,就会有很多学者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种新技术。

最关键的是,基因剪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完全可以形成对锌指核酸酶技术的替代。

一种新技术,如果能够对原有技术形成替代,那含金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等于是丰田章男那边还在吆喝氢能源呢,结果小米雷总已经把汽车造出来了,还带无人驾驶。换成你的话,是佩服丰田章男的嘴炮,还是佩服小米雷总的实干?

……

此时,王董事也注意到,三位院士对于张伟的称呼已经变成了“张伟老师”。

能让院士喊一声“老师”,代表着对张伟极大的认可,也意味着基因剪刀的非比寻常。

于是王董事开口问道:“既然三位院士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评价这么高,我们国药也很愿意引进这种技术。如果基因剪刀技术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话,mRNA疫苗的研发,我们也可以投资。”

“好说!基因剪刀的专利,正在申请当中,国药对此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先签一份技术转让的意向协议!”顾校长乐呵呵的说道。

“那论文呢?这么重要的科研成果,论文写完了么?这次打算发表在哪里?”钱院士望向了张伟。

“论文已经写完了,正在等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至于发表在哪里,还是发表在《科学》上吧!毕竟我跟那里的编辑比较熟。”张伟回答说。

“也不一定非得发《科学》。如果其他期刊能快一些的话,也可能发其他的期刊。”顾校长说着,给张伟使了个眼色。

张伟察觉到顾校长的眼色,心中微微一愣,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说错话了。

“这种重大的科研成果,开始还得发三大期刊的嘛!”钱院士乐呵呵的说道,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

送走了三位院士,张伟凑到顾校长近前,低声问道:“校长,我刚才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东西?”

顾校长则长叹一口气:“论文的事情,你不应该说这么详细的。”

“我不太明白。”张伟疑惑的望向顾校长。

顾校长开口答道:“老钱问你论文情况的时候,你可以含糊其辞,不要说的很详细;也可以撒个谎,说马上就要发表了。

但你告诉老钱,论文写完了,正在等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这等于是告诉他,距离论文正式发表还早着呢,这可是会引来不少麻烦事的!”

“校长哎,你就别卖关子了,能有什么麻烦事?直说呗!难不成还能有人来抢我的科研成果?”张伟开口问。

“明抢倒是不至于,可暗夺呢?”

“怎么个暗夺法?偷我的论文,然后抢先发表么?”

张伟说着自顾自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的,实验数据都在我这里,重复实验的过程我也录了像。真要是偷论文抢先发表的话,我只要公布实验数据,就能认定对方论文造假的。”

“那如果有人要跟你共同署名第一作者,或者是要求署名通讯作者,你能接受么?再严重一些的,来上好几个人要求署名第一作者,排名的时候把你的名字排在最后面,你又能接受么?”顾校长脸色阴沉的说道。

“想啥呢,我当然不能接受!”张伟果断的摇了摇头,接着道:“校长,要是您的话,署名通讯作者,我也就认了。换成别人,对项目没有半点贡献,就想要去署名通讯作者,门儿都没有!”

通讯作者的署名,张伟都不肯放,更别说是共同署名第一作者!

顾校长则开口说道:“那万一这个要求署名的人,对项目有贡献呢?别的不说,上级的资金支持,算不算对项目的贡献?人家给你批科研资金,要一个通讯作者,不算过分吧!”

张伟顿时陷入到了沉默当中,他已经明白了顾校长的意思。

通讯作者通常是团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是课题组的负责人或资深研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