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章 基因剪刀(3 / 3)

加入书签

,这套技术到了2010年左右,才被研发出来。

这种技术也是基于核酸内切酶所研发出来的技术,由于构建过程比较繁琐,操作难度也要比第一代技术大的多,需要有一定实验技能的操作员才能实施操作。

而且这种第二代的基因编辑技术,比较容易脱靶,现实操作中效率不超过25%,也就是说进行基因编辑的时候,每四刀切下去,才能命中一刀。

这样的效率,真到了做实验的时候,其实是很令人捉急的。这意味着实验员得准备四份样品,才能确保有一份样品可以命中靶细胞。

运气差一些的话,每一份都是那75%的脱靶概率,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四份样品全部脱靶的概率,也高达31.64%。得准备八份样品,才能确保有90%的概率命中靶细胞。

跟第一代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这第二代技术已经算是革命性的飞跃了,但这并不是张伟的目标。

当钱院士提到转录激活因子的时候,张伟顺便也就放了这颗烟雾弹。

张伟要做的,其实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

也就是CRISPR-Cas,俗称“基因剪刀”!

前两代的基因编辑技术,都是在核酸内切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第三代的基因剪刀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理论。

在细菌的基因组内,有一段重复序列,被称之为CRISPR,这段序列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细菌的诞生。

而这段序列的就是细菌与病毒斗争的免疫武器。

当细菌发现病毒入侵时,CRISPR就会生成一种名叫Cas9的酶,从而形成一套名为CRISPR-Cas9的免疫系统。

这套免疫系统可以直接将入侵病毒DNA序列直接切除掉,从而起到抵御病毒入侵的作用。

我们正常了解到的免疫系统,都是根据抗原产生抗体,然后再起到免疫效果。

而这种CRISPR-Cas9,则是直接针对入侵者的DNA,把入侵者的DNA直接切碎,自然也就将入侵者消灭在了萌芽当中。

这正是基因剪刀的原理,既然CRISPR-Cas9直接切断DNA序列,那也就意味着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切割基因片段。

我想要那段基因,直接用CRISPR-Cas9去切一刀,不就万事大吉了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