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你真以为是开卷考试?(1 / 2)

加入书签

“尊敬的各位来宾、科学家们以及对生物技术充满好奇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前沿且备受瞩目的科学话题——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

黄禹锡站在讲台上,开始了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

“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无限制地产生自身的复制品,并且有能力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而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而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则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含有个体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进一步激活并发育成囊胚,最终从这些囊胚内层细胞团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黄禹锡的英语还算是比较熟练,而且这篇演讲稿,他肯定是在其他大学里讲过很多遍了,所以演讲时显得非常从容,可谓是信手拈来。

这副云淡风轻的架势,还真有几分世界顶级学者的风范。

会场的第三排,黄准基望着自己的父亲正侃侃而谈,已然成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他也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黄准基之所以坐在第三排,只因为他将第一排的位置,让给了张伟。

自己的父亲来做演讲,黄准基当然会被安排在第一排的VIP座位。

可是在此之前,他在张伟面前吹牛逼,说能给张伟弄来第一排的位置,可结果却是第一排早就被安排满了。

能够来第一排就坐的,都是小有名气的学者,学校的领导,或者是事先找来造势的记者,肯定不可能再把这些人安排到后面。

但黄准基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说过,会给张伟弄来第一排的位置,这要是弄不来,日后张伟肯定是要拿这件事上嘴脸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黄准基只能将自己的VIP座位,让给了张伟,自己则跑到了第三排。

第一排的张伟,则安静的听黄禹锡演讲,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全神贯注,也没有那种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头舒展的表情,他就像是脱离了这個会场,仿佛演讲的内容,与他没有半点儿关系。

因为张伟知道,黄禹锡克隆人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本来就是假的。一个假的研究成果,所产生出的演讲,也是没有意义的。

你不能指望用一个错误的结果,来印证其他的结论。

而黄禹锡,此时则完全进入到了演讲的状态当中。

他的声音很洪亮,配合上扩音器的加持,回荡在整个会场中。每当讲到关键点的时候,他的眼神中也会燃烧起热情与坚定,此时他每一个单词,都像是带着力量的箭矢,射入到周围听众的心中。

在演讲的过程中,黄禹锡还不断的挥舞着手势,就像是一名指挥家,给演讲带来节奏,那副对学术虔诚的样子,感染着周遭每一个人,很多听众都沉浸在他构建的知识世界当中。

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一个看起来对科学无比热情的人,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假话呢!

“是个好演员啊!怪不得险些骗过了全世界!”张伟心中暗道。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黄禹锡的科研成果都是假的,张伟或许也会被黄禹锡的这副样子所欺骗,认为他真的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全世界的共同关注。我希望更多的学者可以参与进来,我们一起携手并进,以科学、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谢谢大家!”

黄禹锡终于完成了演讲,然后向着听众鞠躬。

会场内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很多听众的脸上洋溢着敬佩与赞叹,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演讲者深深的敬意。有些人还站起身来,向演讲者致以最高的礼遇。

从现场反馈出来的效果看,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演讲。

毕竟是为了诺奖造势而来的,演讲稿自然是尽心准备过的,光是里面画的大饼,诸如治疗多种疾病,以及克隆人体器官等等,就能让人感到心潮澎湃,仿佛长生不老就在明天!

宣传这方面,韩国人的确是有些能耐的,他们很会迎合欧美人的口味,该吹牛的时候就吹牛,该画大饼的时候就画大饼,纸上谈兵那是一点儿都不含糊。

一阵闪光灯过后,接下来便是提问环节。

最开始的两个人,问的还都是一些学术性的问题,不算太高深。但后面提问的人,关注点全都放在了诺奖上。

比如:黄教授,克隆人体胚胎干细胞,被认为是可以诺奖的成果,你怎么看?

再比如:今年的诺奖马上就要公布了,你有没有信心获得诺奖的提名?

类似这样的问题有好几个,总之就是千方百计的将黄禹锡往诺奖上面扯。

只要不是傻子,便都能看出来,这些人都是事先找来的托儿,就是为了帮黄禹锡造势呢!

几个记者提问下来,现场不少人心中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黄禹锡获得诺贝尔奖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