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章 皮痒痒,欠抽!(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伟。

黄准基更是皱起了眉头,怎么哪里都有你!

……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是一种质谱离子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分子量为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生物大分子可以方便、灵敏、快速和准确地用质谱技术检测。

这种技术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不仅仅是生物科学领域,在环境科学、食品安全、材料科学、药学,乃至司法鉴定,都有应用。

解吸电喷雾电离是普渡大学教授罗伯特·格雷厄姆·库克斯,在2004年发明的,所以在当时还是一种新技术。

即便是在美国,也只有顶尖的学府和实验室,才配备了这项技术,其他国家应该还没有引进。

从这方面看,黄准基还是挺有见识的,竟然认识这种新技术。

而他的父亲黄禹锡,也不愧是韩国国宝级的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团队还是有实力的,能够接触到这种新技术。

作为重生者的张伟,对于解吸电喷雾电离却非常的熟悉。而这就要从上辈子说起了。

上辈子的张伟,高考只过了二本线,便报考了家乡的一所大学。由于分数不上不下的,好专业肯定是没得挑,又不想服从调剂去差的专业,最终便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当时可没有张雪峰老师这种报志愿明灯,普通人获取不到很广泛的信息,对于陌生的专业,只能凭感觉瞎报。

张伟觉得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应该是很有逼格的专业,而却没想到这是一个天坑专业。

“生化环材”四天坑,生物工程排在第一个!

学生物工程的,说是能进医药、生物科技公司做研发,薪水还很不错,但那都是名校硕士起步。学这个专业,你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批,肯定当不了科研人员的。

而张伟就读的又只是个二本,二本生物工程毕业后能干啥?考研都难得很!

入学后张伟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自己那些师兄们,毕业后最广泛的就业方向,就是去医院的检验科玩屎!

当然那是2004年,放在现在这光景,生物工程的本科毕业生想去医院玩屎都难!

想到未来要玩一辈子的屎,当时的张伟是绝望的!

大学毕业后,为了不去玩屎,张伟选择了考体制,而且是难度比公务员低一档的事业编考试。

当时考公考编虽然也很难,但不像现在卷的这么厉害,张伟的运气不错,最终考到了家乡本地某县区的检验中心的事业编,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这种县级的检验中心,业务还挺广泛的,但凡跟检验沾边的,什么都得检。

像是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环境检测,乃至公安部门检验断胳膊断腿上的物质残留,都得找检验中心。

所以在检验检测这方面,张伟是很熟悉的,毕竟是他吃饭的家伙事儿。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正是检验检测中常用到的一种技术。

这虽然是一项2004年才被提出来的新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在应用上的门槛却不高,所以只用的大约三年多的时间,便已经普及到了全世界的科研院所。

到了2010年的时候,国内很多普通的检测机构,也开始引进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

关键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无数科学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进行改进,到了2010年的时候,这项技术做过太多的完善,效率也提升的太多。

张伟所在的县检验中心,引进的当然是完善后的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所以张伟所掌握的也是完善以后的技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后,张伟不仅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而且还看出来,使用的溶剂相当的落后。

要是放在2010年之后,县级的检验中心都不会用这种原始溶剂。

叶浩天则是看不惯小西八那嘚瑟的样子,再加上对大魔王的无条件信任,便故意将溶剂有问题的事情,大声的说了出来。

既然大魔王说有问题,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此时,经过叶浩天的这么一吆喝,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张伟这边。

女助理研究员表情阴沉,虽然带着口罩,但从他的眼神中,还是明显的能够察觉出一缕阴森。

我这边好好的做着实验,突然冒出来个家伙过来指手画脚,说我实验溶剂有问题,任谁都不会开心。

而且这个指手画脚的家伙,还只是个交换生!

你要是业界权威,过来指手画脚的,我也就忍了。

一个交换生,凭什么指手画脚?

你知不知道这是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是几个月前刚刚发明的新技术?放眼全世界的科研机构,目前拥有这套技术都没有几个!

你一个交换生,能对这种新技术有多少了解,凭什么说我们的溶剂有问题?

再仔细一看,张伟还是个东亚裔面孔,从叶浩天刚才那句英语的音调判断,十有八九还是中国人。

这一秒,女助理研究员眼中的阴森,瞬间变成了不屑和鄙夷。

“我也是在中国读的本科,中国的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