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3章 新钱令,银行开【二合一章】(2 / 3)

加入书签

供奉的陶瓷财神前求保佑。

“财神爷保佑,千万别查到我身上——事后我一定给您多烧香烧纸。”

求完,王大贵才意识到,财神爷可能不管这事。

于是又准备再求一求祖先。

谁知他才在祖先牌位前跪下,院门就被敲响了。

“王大贵在家吗?”

是巷正的声音。

但王大贵不敢应声,更不敢开门。

随即他就听见巷正道:“军爷,之前有人瞧见王大贵回家了啊,可能又出去了?”

“出去了门能反锁?”

一个大嗓门如此说了句,随即门就被踹开了。

王大贵吓得躲进床底。

可还是被冲进来的警备军士卒很快找到,抓了起来。

被带出院门时,王大贵忍不住像他看到的那个小商贩般呼喊,“军爷,冤枉,小人什么都没干啊。”

前来抓人的警备军伍长道:“冤不冤枉你自己心里有数!带走!”

从外面回来的胡大壮恰好瞧见这一幕,吓得赶紧站在一边。

等警备军离开后,他才过来打听。

“巷正,王大哥这是犯什么事了?”

“说是故意造谣生事,破坏国策——就是新旧钱的事儿。”

“啊?”

胡大壮听了后怕不已。

心想,辛亏那天没听王大贵的话去衙门前抗议,不然今日肯定也被抓。

然后他就感激起宣政员许和来。

<divcss="ntentadv">

次日。

许和来到巷子里,宣布了王大贵的事。

“王大贵是收了私钱商人的银子,故意散播谣言,企图阻碍‘新钱令"实施。”

“虽然罪不大,但还是被官府没收()

了非法所得,并罚作一年苦役。”

“希望大伙儿都能对这事引以为戒——不干净的钱咱们不能挣,更不可跟朝廷对着干。”

“若被坏人利用,犯下大事,被定个造反的罪名,可是要掉脑袋的。”

听许和讲完,胡大壮注意到,在街上给人净面的李二叔满头细汗、脸色发白,显然吓得不轻。

毕竟那日他跟王大贵一起在巷子里散播“朝廷将直接禁用旧钱”的谣言来着。

胡大壮不清楚为什么他没被抓,估计是因为没收坏人的钱?

想到钱的事,胡大壮又不禁想到家里存的二十几贯前明铜钱。

昨日许和说,县衙所在的大街上这两日会有一个叫“银行”的新衙门出现。

到时候,他们可以把家中旧铜钱拿去换成新钱。

也不知他家里的二十几贯旧钱能折算多少。

就在胡大壮这么想时,便听许和话语一转,讲起了这事。

“咱们平康坊附近,今日就有一家银行开门。”

“虽然朝廷给了一年的时间,让大伙将旧钱兑换成新钱。”

“但我还是建议,大伙儿尽快把这事给办了。”

“一则,旧钱品质不一,毕竟不如新钱好用。”

“二则,朝廷虽给了一年的期限,但做买卖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愿收旧钱了。”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着急,只要三五个月内办了这事,应该就没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银行那边兑钱的人会比较多。大家要不想去排队,也可以等银行的业务员来咱们坊中收旧钱。”

许和才说完,巷子里的马寡妇立马举手询问。

“许先生,那什么行的人真会来咱们平康坊?什么时候来?兑旧钱的价格跟那衙门里一样不?”

胡大壮等百姓也有类似疑问,听马寡妇问了,便都打起精神听着。

许和道:“按理讲应该是一样的——大家如果信不过,也可以花些时间去银行办。”

“当然,若在那银行业务员处办了,却发现价格跟衙门里不一样,吃了大亏,也可以来寻我。”

马寡妇当即露出笑容,“有许先生这话,我就放心了。”

许和又回答几个了巷里百姓的问题,就离开了。

众人散去。

胡大壮便急匆匆往外走。

他已经辞了码头抗包的活儿,进了七叔公的建筑工队。

只是这几天恰好没活儿,他便闲在家里。

既然没事,他便想去看看那叫银行的衙门开没开门,兑钱的人多不多。

他来到坊外大街上,快走到另一坊的地方,果然瞧见了一个叫“大崋国家银行”的衙门——这几个字昨日许和教过。

但出乎胡大壮意料的是,银行周围围观的人不少,却并没有多少人像许和所说的,去排队兑钱。

他看了会儿,便瞧见一个精瘦男子喜滋滋地走出来,手里还抓着一个钱囊。

立马有人凑到这精瘦男子身边,询问,“这银行兑的新钱什么样?给的是否真比市价多?”

精瘦男子不知做什么的,胆子颇大,被这么多人围观也不见害怕,反而觉得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