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0章 大崋铸币(1 / 2)

加入书签

乾元三年的整个夏天,大崋朝野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铁路”、“股分”这两件事上。

寻常百姓看个热闹。

身家足够的有钱人则考虑着要不要买些铁运股份,又或者说,通过什么渠道去买。

刘升对于铁运股份的热卖并不算意外。

毕竟铁道运输之利好摆在那里,只要那些有钱人对此稍有些了解,便会选择购买股份。

铁运股份虽售卖千两一股,可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讲并不算什么。

既知铁道运输之利好,买上几股乃至几十股,便是很正常的事了。

刘升也不觉得将股份卖给这些有钱人有什么不妥。

这些人将来固然能通过铁运股份赚到钱,但大崋朝廷绝对赚得更多。

甚至,当通过售卖铁运股份筹得的资金足够多后,大崋朝廷可以不出一分钱地大修铁路,将来却在其中占据一定股份,通过铁道运输获得部分财政收入。

另外,铁运股份并非免死金牌。

这些有钱人即便变得更有钱,可将来只要触犯大崋的法律,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一样会被抄家、流放乃至处死。

至于说让平民百姓也从铁运股份中获利——待将来股份售卖、股票等事物成熟后,自然可以考虑析分铁运股份,让平民也能买得起铁运股票。

但刘升估计那应该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因为近现代经济上的事他懂得很少,对金融危机却印象深刻。

所以,在做这方面决定时,自然会慎重很多。

况且,他要建立的是一个近代化帝国,跟后世各国体制都有所不同,在经济建设方面便更应该慎重一些。

宁可在金融方面发展慢些,也不能走到大坑里。

不过,说起经济、金融,对大崋来讲,另一件事才叫迫在眉睫。

那便是铸币。

这个夏季,刘升相当部分注意力其实都在这件事上···

秘造局。

亲卫军、侍卫们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森严。

在该局的一个工坊内,刘升正在视察。

“陛下请看,这便是我们研制的铸钱机器和母范。”

秘造局提举指着一套机器向刘升介绍。

“母范分为三类,金钱母范、银钱母范、铜钱母范。”

“按照陛下的指示,金钱作为赏赐之用,只有一种样式,故母范也是如此。”

“至于银钱母范,则分三种,可分别用于铸造一元、五分、一分的银币。”

“铜钱母范只分为两种,可分别用于铸造十角、一角的铜币。”

“这便是用母范铸造出来的样钱,请陛下查看。”

提举官说完,便有下属吏员端上来几个托盘。

经侍卫检查后,被送到刘升面前。

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装着金币的托盘。

刘升从里面拿出一枚看了看。

正如提举官所说,这金币是作为赏赐用的,因此设计、铸造得格外精美。

直径约为3.3厘米,厚度则约为3.3毫米。

虽然只有七分多的真金,但色泽却比真金更好看。

感觉上也颇有分量。

正面一个“崋”字,反面则是以龙为中心、繁复且神秘的花纹。

<divcss="ntentadv">

细看的话,则发现上面有“某年某月某日”的字样。

刘升知道,这个日期只是母钱制造的日期,并非子()

钱。

看了看金币后,刘升很快放下。

相较于金币,他更加重视银币、铜币的铸造。

因为金币只用来赏赐,并非流通市场的钱币,即便有点瑕疵,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而银币、铜币确实他用来构建大崋钱币体系的重要道具,一分一毫的错漏都不能有。

秘造局显然用心了,三种银币也都铸造的颇为精致。

至于铜币,虽然字样、花纹简单了些,却只给人以朴素感,而非粗制滥造。

且不论是银币、铜币,边缘都有防磨损的齿纹,内里的花纹也具备一定防伪功能。

不过刘升见惯了后世造物,秘造局制造的样钱固然精美,却也没让他太过惊喜。

念着官吏、工匠们的辛苦,看完之后,刘升还是点了点头,道:“还不错。”

随即又让该工坊现场开动铸币机器,演示一遍铸币流程。

刘升这是要真是了解一套铸币机器的产能。

因为据他了解,前明的铸币权之所以被地方、民间侵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铸币机构产能不足。

最开始是将铸币权由中枢分给地方,如在各布政使司设立铸币局,或是在铜矿所在地设立铸币局,等等。

铸币局远离中枢,缺乏监督之下,必然滋生贪腐。

一方面贪墨国家财产,另一方面则降低铸币质量。

到了明朝中后期,吏治败坏,对地方管控能力进一步削弱,民间便有胆大妄为的豪强,私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