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9章(1 / 2)

加入书签

高桥南不动声色地接受了总督的感谢,但他不会因为对方当面讲几句客气话就当真。要知道仅仅数日之前,葡萄牙人还跑来汉班托塔要求特战师撤出锡兰岛,当
时对高桥南的态度可没现在这么谦卑。
如果不是荷兰人半途杀出,那特战师与锡兰岛上的葡萄牙殖民当局大概正处于关系紧张的阶段,说不定还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荷兰人的对科伦坡发动的进攻,在无形中化解了海汉与葡萄牙的利益冲突。至少在现阶段,葡萄牙人还需要仰仗特战师的庇护,肯定不敢再轻易开罪高桥南
了。
随后城中的一众达官显贵,也纷纷上前向高桥南行礼表达感激之情。  高桥南看了一圈,却没有见到某位“熟人”,便主动向锡兰总督问起了此人的情况:“总督大人,前些日子有位达洛特先生造访我军营地,与我相谈甚欢,怎
么没有看到他?”
达洛特造访汉班托塔时对高桥南颇为不敬,如今葡萄牙欠下特战师天大的人情,高桥南自然是要当面打脸,以儆效尤。
却不料总督应道:“达洛特先生为了守护家园,参与了守城作战,前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阵亡了。”  对于高桥南为何会主动问起达洛特的音讯,总督显然也很清楚,他随即向高桥南表示,达洛特并非官员,他的言论不代表葡萄牙和锡兰当局的官方态度,两
国的盟友关系牢不可破,不应受到个人言行的影响。
高桥南听了这样的外交辞令,也只能付诸一笑。人都已经没了,这时候再对着锡兰总督说一些难听的话也没有意义了。
高桥南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至少有一点说得是没错的,两国关系不应受个人言行影响,国与国的外交,的确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意气用事。
这桩小小的过节,也算是就此揭过,对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城中的总督府距离交战区域较远,因而保存得还算比较完好,没有遭受到明显的破坏。  不过总督府大门外已经筑起了街垒,显然守军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城防被荷兰人攻破,那大概就只能退守总督府进行最后的抵抗。毕竟这里是城内最
坚固的建筑,在修筑时就加入了堡垒的设计元素,多少还是能再抵抗一阵子。  锡兰总督为高桥南的到来准备了一场宴会,只是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战事后,如今还能拿出来的食材的确不算丰富,大致也只有面包、烤鸡加上一些海鲜
水产。  锡兰总督命人抬出了一个齐腰高的酒桶,趁着仆从开酒的工夫,热情地向高桥南作了说明:“这是我的官邸里最后的一桶窖藏,来自波尔图杜罗河的上等葡萄
酒。如果您和您的军队没能及时赶来科伦坡,那我一定也会在战死之前打开这桶酒,不会让它落入荷兰人之手!”
高桥南不知道以“酒都”著称的葡萄牙城市波尔图,也不清楚当地最好的葡萄牙酒是产于杜罗河畔的坡地,但他懂得品鉴好酒,当即欣然举杯。  一口入喉,高桥南由衷地赞了一声好酒。他以前也喝过西方产的葡萄酒,但似乎大多口味偏酸,而这种酒入口明显更甜,而且能感觉到酒精含量也要更高一
些。
高桥南随即主动询问,这种波尔图酒是否加入了其他酒进行勾兑。  锡兰总督对他的品酒能力表示了赞赏,为了能将这种葡萄酒从欧洲运过来,还能在长途海运中保持不变质,特地加入了少量酒精度极高的白兰地,因而口感
会和普通葡萄酒有所差异。
“既然将军喜欢,等今年从国内运来的葡萄酒到了科伦坡,我会命人给将军送几桶过去。”
锡兰总督主动表达了拉拢私人关系的意图,高桥南也欣然接受,这样才好为接下来要商谈的话题铺好路。
既然与荷兰人的冲突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是时候讨论海汉在锡兰岛的地位和权益了。  “我军进驻锡兰岛的目的,是为了海汉商船往返中东地区保驾护航。我国无意占领整个锡兰岛,也不会损害贵国在锡兰岛的利益。鉴于与贵国一直以来的良好
关系,我希望总督大人能够代表贵国,接纳我国进驻锡兰岛。”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锡兰岛的贸易规模,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地区和平,保障我们两国在锡兰岛的共同利益。我相信总督大人应该很明白这将带给贵国的诸多好
处,并作出清醒的决断。”  酒过三巡之后,高桥南便主动引入正题,向对方表明了海汉进驻锡兰岛的目的,并寻求对方的认可。这事高桥南之前已经跟康西卡奥谈过,不过最终拍板还
是得锡兰总督说了算。
当然了,葡萄牙人认不认可,都不会改变海汉进驻锡兰岛的决心。但在外交层面上,还是需要把该走的程序走到,该说的场面话说一遍。
这样即便葡萄牙对此持有异议,海汉也算是履行了告知义务,接下来发生什么状况也不会理亏了。  锡兰总督听完翻译之后,没有立刻回应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另一桩事:“据我所知,贵国与岛上的康提王国也有接触,不会是打算介入我国与康提王国之间
的冲突吧?”  高桥南应道:“我们与康提王国只是遵循正常的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