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2章(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海汉想通过谈判的方式,让葡萄牙允许自己在其势力范围内插上一脚,那这个过程恐怕不会很顺利。  即便海汉在军事实力上明显占优,葡萄牙肯定也不会轻易就范,大概会使出各种招式推诿搪塞,尽量延缓谈判进程。即便是最后招架不住海汉的压力,也一
定会提出对其更为有利的交换条件,绝无可能一口就答应下来。  然而此时科伦坡城危在旦夕,葡萄牙人不得不放下尊严向海汉请求援助。高桥南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虽然有点狮子大开口的意味,但康西卡奥的确也没法在
这个时候慢慢讨价还价了,只能全部一口答应下来。
他此行的使命,就是一定要请到海汉出手阻止荷兰人,而且必须得快,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只要能先保住科伦坡城,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哪怕明知是被海汉人乘火打劫,当下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在收到钱天敦的回电指示后,高桥南立刻召集手下军官,研究如何采取“调停”行动。  根据康西卡奥所提供的情报,目前在科伦坡城外作战的荷兰武装人员约有千人上下,看似数目不大,但实际担当作战主力的是其指挥的多国仆从军,兵力约
有四千余人。  在攻城战开始之前的海上交锋中,葡萄牙人已经失去了十余条战船,剩下为数不多还能动弹的船,只能暂时逃离科伦坡港保存实力,所以如今科伦坡外海已
处于被荷兰武装船只封锁的状态。
康西卡奥离开科伦坡城之前,荷兰人已经开始启用架设在城外的火炮阵地,炮击城墙上下的防御工事。
科伦坡的守军兵力,大约只有进攻方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同样也有一多半作战人员是各个殖民地抽调而来的仆从军,军事素质远远比不得职业军队。
康西卡奥坦承,只要荷兰人弹药充足,破城几乎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钱少宝,说说你的看法。”
高桥南当着众人的面,点了钱少宝的名。既然钱天敦批准他来前线,高桥南也会适时地给钱少宝创造一些出头露脸的机会。
钱少宝道:“从荷兰人出动的兵力来看,他们应该是做了非常充分的战前准备,对科伦坡势在必得。如果我们要调停此事,只靠谈判劝解,恐怕难以生效。”
“他们也不用跟我们撕破脸皮,只要在谈判过程中稍微拖一拖,另一头或许就已经攻破科伦坡城了。”  与会的军官们对钱少宝的看法纷纷表示赞同,如果设身处地,特战师在攻打某座城池到了关键阶段的时候,突然来了第三方要求特战师停止攻击撤离战场,
那大概只会被直接无视。  荷兰人虽然不太敢跟海汉明刀明枪地干,但也绝对没有卑微到海汉让其停战就听命的程度。想阻止荷兰人攻破科伦坡城,还真不能指望通过谈判就能达成目
的。  高桥南道:“我们来到南方之后,其实还没有真正跟任何一国在战场上过招,这边大大小小的势力,大概也不太了解我们特战师的实力。我是有心把这次调停
葡荷战事的行动,作为我们特战师在这个地区立威的开端!”
“荷兰人听劝则罢,如果对我们的劝告置若罔闻,那我们就果断出手给予惩戒,给周边国家打个样板!”  如果能不打仗,通过谈判解决此事,把军费节约下来搞基建开发,当然有利于特战师在本地的长期发展。但如果能通过这次行动立威震慑周边,让来自欧洲
的竞争对手都老实一些,高桥南倒也不吝亮剑一战。
但要组织部队出击,势必会影响到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各项基建工程,这要是由先头部队自行承担,在高桥南看来就是吃大亏了。
所以他随即通知康西卡奥,葡方需要对海汉出兵作出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且在事后向汉班托塔提供不少于三千人的劳工队伍。
康西卡奥当然也可以拒绝这样的附加条件,但高桥南把话说得很清楚,如果条件不到位,那么海汉出兵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至于由此所造成的影响是三两天还是十天半个月,高桥南就没有再细说了。他相信以康西卡奥的办事能力,应该明白要如何应付这样的敲打。
果然康西卡奥立即对此表示了不满,认为高桥南在双方已经签署书面协议之后,又提出这些额外的条件,是在故意制造麻烦,延缓兑现承诺。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我建议阁下认清现实,如果我国不出兵调停,贵国很可能会就此失去科伦坡城。到时候贵国所将蒙受的损失,与现在所需付出的价钱,
孰高孰低,相信阁下应该不难作出判断。”
高桥南的话语就如同魔鬼的低喃,康西卡奥明知前方是坑,但也无法抗拒,只能直挺挺地踩进去。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眼睁睁看着经营百年的科伦坡城被荷兰人抢过去吗?  于是在高桥南的坚持下,随即又达成了两项补充协议。不过这次康西卡奥非常慎重地提出了要求,必须在阻止荷兰攻克科伦坡城的前提下,这两项补充协议
方能生效。
这意思是海汉不能白拿好处,要是救不了科伦坡城,那葡萄牙也不会为此白白掏钱。
高桥南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