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小管干(求订阅)(1 / 3)

加入书签

李多鱼跟石头简单喝了几口酒,就嫌弃了起来:“连个花生都没有,喝啥酒啊,干喝没意思。”

石头苦笑了声,他刚刚只想把自己灌醉,哪里会想着下酒的东西。

李多鱼也懒得劝人,其实林珊珊这事非常难搞,都是街坊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说句比较实在的,林珊珊要想过上安生日子,只有学前世离开这座海岛。

不然有那个孩子在,肖卫东哪怕跟她离婚了,也绝对是她一辈子都很难甩掉的狗皮膏药。

世间苦难千千万,石头这小子,偏偏选择最难的一项。

虽然石头这人相当的舔狗,可至少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两人都挺好的,林珊珊是个非常好的女人,只是她运气不好嫁错了人。

就在这时,海面传来了“佟佟佟”的柴油机声,有七八艘渔船陆陆续续回岛了。

而这些渔船里,就有李多鱼今天刚刚租出去的渔船,没想到这几个人,船才刚到手,就立马开出海捕鱼了。

大多数渔船捕捞的还是小管。

今年价格虽差了点,可渔民也不全是傻子,鲜的卖不上价,那就干脆囤起来卖干货。

这段时间,大家捕捞到小管后,全都做成了小管干。

看他们做小管干时,李多鱼还真没想到,可以把小管做成这玩意。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小管这东西向来都是供不应求的,这玩意不吃新鲜的,就已经很浪费了,做成干货的话,那就更加浪费了。

这个时候的小管,每一只都是非常肥的,可以说是最好吃的时候,且大多都是带仔的,不容易晒干。

前世倒是有带仔一起晒的,不过那种晒法,就跟李多鱼先前做的“半干蚝干”一样。

还是要放在冰箱里速冻保存的,不然很快就会发霉坏掉,不适合在这个年代搞。

所以要想把小管晒干,就必须把内脏跟仔去掉,然后再拿去晒。

可这种做法有个很大的问题,小管本来就很小,本地人也叫一口管,去掉内脏和仔后真的太轻了。

晒前跟晒后的干湿比,可能连十比一都不到,所以前世不到万不得已,根本就没有渔民会把小管做成干货。

而网络上卖的很多小管干,只要价钱不到位的,十有八九都不是他们本地的小管干,有可能是来自其它地方的“李鬼”。

前几天。

李多鱼也有跟刘厂长商量过,让他匀一条线出来做小管干,可没想,一听到小管时,对方直接婉拒了。

并说到,他们加工厂一直有一条生产线,是用来做鱿鱼干的。

主要加工的是墨鱼、鱿鱼和软丝这一类的,虽然这三个都不是同一个品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比较大只,出肉率很高,尤其是墨鱼和软丝的经济效益最好,也很适合做出口。

按刘厂长的话来讲,做小管干的话,宰杀麻烦不讲,烤半天都烤不出一斤肉来,他这老板不嫌弃,员工也会嫌弃。

所以担担岛的渔民捕到小管后,只能交给家里这种小作坊,独自晒成小管干了。

虽然晒干后的收益,也不算很高,跟鱿鱼一样,一斤也只能卖个几块钱,但量大的话,还是能挣到不少钱的。

这些渔船一靠岸。

立马就有村民推着板车过来,将渔船上一筐筐的小管往家里运。

今晚出海,赵家兄弟的渔船足足有三筐小管,一到岸立马就被他爹娘用板车拉走了。

而这趟收货最好的,则是李多鱼今天刚刚租出去的那几艘渔船,都有五六筐的小管,把赵家兄弟给羡慕的啊,恨不得,把自家的舢舨船也换成新款的铁皮船。

赵小刘满脸笑意:“海哥、牛哥,我今天收获还不错吧。”

赵大海嫌弃看了眼:“把你小子得意的,我要是有这么大的船,起码十筐小管起步。”

赵小六说道:“那我明天努力一把,争取抓它个十筐小管。”

赵二牛哼道:“你这小子还装上了,要不是你跟我们拜同一个祖宗,到了海上肯定请你好好喝几口咸水。”

赵小六笑了笑:“我都叫你们哥了,别这样。”

李多鱼瞥了眼赵家兄弟,这段时间这两兄弟是真的拼,白天给他抓青蟹苗,晚上继续捕捞小管。

李多鱼还真有点担心,他们会不会猝死,记得上次喝酒时,赵大海有说过,他们两兄弟今年打算玩个大的。

就是把赚到的钱,全都投资到海带养殖上,打算直接搞它个一百亩海带。

想到这,李多鱼不禁叹气了声,挺有魄力的,可惜今年海带苗就要收费了,肯定没有前两年赚得多了。

而李多鱼租出去的那些渔船,也不全都是出去捕捞小管的。

这些渔船都装有起网机,更适合用来下粘网和地笼之类的,那个常年帮船老大干杂活的吴晓光。

他今晚就没有去捕捞小管,船上有很多全新的粘网,应该是今天直接向老陈买的。

可大家在他的船上,并没有看到鱼,其它渔民忍不住问道:“晓光,你今晚该不会打龟了吧。”

“没有,我都放鱼舱里了。”

“看一下,都抓到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