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8章:百亿补贴的威力(1 / 2)

加入书签

后方地下指挥部,书记员在卡捷琳娜的档案上盖上黑色印章,放到了一旁高高摞起的文件堆里。

“科莫城92%的地区已经被占领,我们的战士已经濒临极限...”

看着手头报告上首批1000名狙击手全部确认阵亡的文件,卡西乌斯深吸了口烟:

“是的,我们的战士已经快到极限了。”

“我们的敌人也是。”

说着他看向地图之上联盟援军的行军路线,在科莫城后方城市划上了圈:“现在轮到我们进攻了。”

‘啊?’

90%以上地区已经占领,只要全面占领下来联军的主力就能挣脱这座城市对他的束缚。

后方指挥部的催促,最后一点区域的诱惑,让联军指挥官失去了理智,再一次抽调侧翼部队集中力量想要一次性碾碎埃维苏最后的抵抗。

但埃维苏战场的联军指挥官享受到了德米特里亚教廷的绝望,万余名联盟空降兵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联军右翼防线,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凿穿防线,朝着深入科莫城内部的中央军发起侧翼绕后进攻。

放在往常,哪怕是过万数量的重装机甲士兵也无法对成建制体系的联军造成太大的杀伤,但今时不如往日,联军绝大部分力量已经深陷科莫城这台绞肉机里。

两翼的防备力量只是样子货,大部分士兵都抽调进了科莫城内进行最后的推进,联盟空降部队绕后切断补给线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

与此同时,卡西乌斯放任血肉磨盘持续吞噬埃维苏一切都不肯动用的最后一支人数5万的混编正规军从左翼迅速突破了联军的防守,和联盟空降部队一起完成了合围。

包围圈外还有数量相当的联军士兵,但那些都是二三线的辎重部队,和深入科莫城里的正规军是两码事。

6万人围堵20万,人数上的差距看起来似乎这样的行为是在做无用功,可现实中当联军知道自己被包了饺子后却陷入一片混乱。

他们还没打穿科莫城进行修整,整支联军部队都是疲惫之师,弹药物资的供应也已经被切断。

以疲惫之师对战两支完成修整精力充沛的生力军,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更何况埃维苏还再源源不断通过河道对科莫城添油,他们面临的敌人远远不止六万。

在加上联盟的援军大部队就在路上,他们只要被钳制住一段时间,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围歼的命运。

其它区域同盟国军失利的消息也陆续传到了军团指挥官耳中,他当机立断拒绝接受指挥部继续进攻的命令,放弃攻占科莫城的诱惑率军强行突破包围圈撤退。

联军指挥官的反应太过于迅速,还未完成阵地稳固的联盟空降兵在总参谋部的要求下没有根据半成品阵地进行誓死抵抗,纠缠了一番后就让联军大部队突破包围圈扬长而去。

联盟总参谋部不选择彻底困死对方也是在和埃维苏卡西乌斯元帅的沟通下达成的共识。

科莫城中联军士兵太多,如果逼急了他们之前联军在埃维苏红军身上吃过的亏,受过的尴尬处境都会反过来套在埃维苏和联盟军身上。

倒不如放给他们一条生路,将他们破釜沉舟的气势打散。

数十万大军的移动撤退,根据行军速度的不同会像是火车长龙一样拉出头尾。

凭借着更强的机动补给能力万余名空降军士兵尾衔在联军屁股后面时不时吃下一小部分走得慢的联军部队。

就像是豺狗驱赶猎物群让其不断跑动损耗自己的体力,体弱的猎物会从群体中掉队被豺狗群分食。

就这样联军大部队被一路赶回到了帝国边境线得到边防部队的接应,小三十万大军回到安全区域的不过十万出头,三分之二损失在了撤退的路途上。

同盟国联合指挥部对军团指挥官关键时刻的抗命突围气得要命,连夜对其革职查办,换了另一名老牌贵族接管了这支败退的军团。

不过一切都晚了,同盟国军主力被包围莫塞拉代尔防线被击溃,战事糜烂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同盟国造血恢复能够承受的上限。

从开始的全面出击,在到各个大区的防守反击,再到最后死守本土,拢共时间跨度加起来也没有几年,而这支残存的军团很快也淹没在了埃维苏洪流之中。

萨德里希斯州,是帝国首都格拉克斯外最后一道能够抵御外敌的堡垒防线。

只要越过萨德里希斯,后面就进入到了大平原地区,哪里是布里蒂安帝国的精华区域所在,也正是这片得天独厚占地极广的大平原给了布里蒂安在主大陆崛起的资本。

但如今它们的存在也让布里蒂安受到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它无险可守,大平原意味着同样是绝佳的战场。

波诺马列娃和运输车司机交谈了几句后从运输车挂上开下自己的轻型坦克,拿起一旁盛放雪水的水桶擦拭起了坦克脏兮兮的炮塔。

冻得通红的手没有半分影响到波诺马列娃手上的动作,就像是给自己孩子擦拭身体一样的轻柔。

她是驾驶员,也是机械师,这辆坦克确实称得上是她的孩子,至少她这么觉得。

波诺马列娃时常在想,如果她孩子还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