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章:装甲突破战术(1 / 2)

加入书签

而这样得兵力配置让总参部发现,算上古尔莱格和马尼诺斯两座防线先期进驻防线的装甲部队,以及早期支援苏里亚王国的五十万正规军中的三个坦克军,他们在苏里亚境内握有9个机械化集团军。

按一個军700左右的坦克和突击炮来算,那就是约七千辆装甲力量的大装甲集群,如果配置上能跟得上机动速度的机械化步兵师,那么联盟完全有能力通过战略转进绕开正面的盟军精锐军团,对盟军后方的主力部队进行袭扰。

甚至完全切断主力和先锋部队的连通,将其从中一分为二。

不过这个想法暂时还停留在讨论会上的备选方案之一,因为不说其想法的大胆性,就是实施这项计划需要调动的海量资源需求就足够让绝大部分将军参谋望而却步。

几千辆坦克和突击炮的高速运动作战,其在路上机动所损耗的战斗工时,油料,魔晶,弹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而调动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这么多宝贵的资源,就必须得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出来才行。

联盟部署在大陆的资源供应储备是有限的,如果因为贸然的行动损耗大半,那会直接打乱联盟的全盘计划。

并不是联盟供应不起消耗,而是物资的输送需要时间进行装车运输卸货等等方方面面的协调,运输效率就这么高,一个时间段内只能输送这么多的东西,自然不可以轻易打破这个供应体系。

而庞大的装甲力量本身就比普通机械化兵团对后勤供应有着更为苛刻的需求,如果在物资供应上出现了问题,那这些庞然大物就只是一坨几十吨重的废铁而已,还没子弹来得有用。

这样规模的战争计划如果没取得预期中的成效,所有人都付不起这个责任。

因为其连锁反应极有可能让联盟失去主大陆现有的这些战略支点外围纵深,被逼退到次大陆本土去打本土作战。

而联盟因为要供应主大陆物资,大多数的工厂都处于海岸线附近,被人打入本土工业保守估计损失会超过30%,换谁来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不过虽然这只是一支小插曲,但旁听的军官团中不少人却若有所思,尤其是装甲部队的军官都纷纷小声讨论了起来。

其实对于目前的联盟大战略装甲部队多少是有些不满的,因为在军官学校的学习进修中,装甲力量有着非常多的定义,唯独没有让它们待在原地充当炮台实用的案例。

具备这样供能得火炮多了去了,有必要浪费更多的工业产能给火炮安装上轮子吗?这完全就是摈弃了坦克与装甲车最大的优势点。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也没有加固防守以外的更好打法,同盟国正规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几乎一切战术谋略似乎都失去了价值,因为数量压倒一切。

但今天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当晚回到部队驻地,不少坦克部队各层指挥官就凑到了一起开始思考讨论如何丰富之前听到的那个袭扰战术。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首先他们对联盟附近战区账面上的装甲部队进行了统计。

轻型坦克的数量最多,因为机械化步兵部队中也进行了数目非常可观的装配,预计数量大致在4000出头左右,而细化到装甲集团军部队中,则约有2800辆。

中型坦克也是如此,机械化部队装配了一部分,也是坦克部队的主力坦克,数量约有6000左右,其中装甲集团军里约占有4500辆。

而虎式重型坦克则是刚刚铺开装备,暂时只有两个新坦克加强军拥有,约有不到600辆,其它轻中重型轮式突击炮6000多辆,自行火炮2000多辆,消耗大户的多管自走火箭炮1000多辆。

如果想要完成袭扰战术,那重型坦克等机动力较差的坦克暂时压下不谈,主力和先锋大部队肯定是以轻中两型坦克和中型轮式突击炮作为冲击攻坚突破的主力。

在保证火力强度的同时对路况的需求也是最低的,这部分全加起来就有过万的数量,还有规模是坦克自身1.5倍的运输卡车。

想要让这么多坦克动起来,那对物资的供应需求会非常高,运载卡车也得有数万的规模,同时还需要大量空中战机作为导航和先敌确定目标作为炮火引导使用。

可他们调动起来这么多装甲集团,他们的攻击目标该如何规划,去选定谁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就在会议室陷入沉默时,一名坦克排排长却在整个同盟军主力部队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这个圈将所有盟军主力都囊括在了其中。

一名连长疑惑道:“埃里希,你这是?”

“我认为,盟军主力就是我们的任务目标!”

埃里希在大地图上画完圈后指着其中几个点继续道:“盟军来势汹汹,可因为物资补给的问题摊子铺的非常大,虽然他们各部之间有一定协防的能力,可这套战术以我军的装甲力量完全可以在对方协防部队没收到消息前就能成功突破。”

“在突破成功后迅速扑向对方的协防部队吃掉,只要我方装甲部队不被迟滞住脚步,那么以普通士兵为主的盟军行军速度就绝对不可能比我们更快!”

“根据我们现有的装甲集团军与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