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蠢蠢欲动的资本。太君,我知道一条小道~(1 / 2)

加入书签

在莫塞拉代尔海域海战被击沉一艘战列舰后,海军部立刻就回调了拉普兰德的舰队靠港补给补充新的军舰与海员。

同时位于德米特里亚方面的联盟海军主力也被抽掉回大半,四艘无畏级十余艘巡洋舰,加上新补充的两艘无畏。

主力战列舰凑出了7艘,还有50余艘巡洋舰和100多艘装备两套四联装533鱼雷发射管和6门75毫米高平两用主炮的驱逐舰,占据当前联盟80%的水面舰艇力量。

这一支综合舰队就是联盟用于封锁大陆海峡线的王牌主力,联盟也不清楚同盟军能凑出多少战舰和空骑兵团,只能集合自己的大部分力量见招拆招。

而德米特里亚战区米蒂亚也完全放开了顾虑,芙妮卡敢直接释放神咒也是她点的头。

在神咒召唤出的军魂军团在教廷境内肆虐之时,由魔女族四位半神隔海开出远程传送阵,本土50万联盟增援军队跨越海洋直接被传送到了教廷本土。

配合打通了勒日斯克的第一第二空降师对埃维苏进行支援,其他战线的部队将教廷拦腰分割截断一块块吃下。

神咒军团在被彻底消灭前像是一把木梳刮过大半个教廷国,将其中大部分贵族组织起来的私兵消灭一空,让军队素质断了档。

教廷境内严重的经济危机让无产者规模迅速扩大,他们身无分文除了参军没有第二条活路可走,只能被迫穿上军服或是流落街头。

可教廷将这样毫无信念只求温饱的人放入军中却极大的稀释掉了其他教廷正规军本身的战斗力。

除了人多一无是处,还让指挥官产生了严重的误判,除了个别番号军团外其他部队素质如何完全成了迷,使得指挥官调动部队时束手束脚。

当初在收到别祖茨克陷落时教廷国并未有太大的感触,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成功挡住联盟的攻击,却也完成了拖延等到其他军队集结的战略目标。

从各处战场撤下的加上全国征召起来的,教廷此时的兵力规模也膨胀到了数百万之多。

相比起这恐怖的基数,要塞防线失去的十几万边军似乎也并不是太过于显眼。

直到这时教廷军内部的高级将领才明白他们失去了什么。

一支拥有旺盛战斗欲和强烈家国情怀的军队哪個国家都可以培养出来,只要一个国家能够存在延续,就必然拥有一批受惠群体。

而他们的孩子摆脱了温饱困扰,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它们是最为拥护这个国家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良家子弟。

由他们组成的军队士气旺盛,家庭优渥甲胄优良,是天生的精锐。

可这个群体的人数在封建国家的分配体系内终究是有限的,充其量也就能凑出一到两支军团的程度。

在和联盟的多次战争中,联盟先后灭了教廷数支精锐军团,又在这次攻坚战里再次消灭了剩下的边军精锐,教廷军事实力大幅度衰退是必然的结果。

但多年间不知不觉被赛里斯联盟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廷军官,以为换谁来都能动员起全国年轻人浴血奋战,战争变成了数字游戏。

可人数在战争中从来就不是决定性数据。

外有联盟强势施压,内部经济大萧条人心思变。

定海神针般的精锐军团在时尚且能作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驱动全国领主齐心抗击,毕竟打不过外人我难道还打不死你?

但损失殆尽的边军就是最后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教廷内部的军事实力对比彻底失衡,背叛的代价已经降到了最低,他们不再担心会被战后清算。

重新动员起来的士兵看着人数众多,实际上连武器都没给配齐,就像是赶猪一样就推上了战场应付来自教廷中央军部的调令。

中央能看到的就是纸面数据上那谁看谁迷糊的双方军力夸张对比,教廷五百万正规军打75万出头的联盟军队。

可领地出来的带兵军官绝大部分都无所谓输赢,赛里斯联盟历来没有杀俘的传统,也不追究战争罪责。

甚至英勇抗击外敌的军人不分种族思想都会受到维护,坦然投降的还能收到优待俘虏的待遇。

尊重认可其民族种族英雄的存在,赢得堂堂正正,输的光明磊落,可以极大缓解双方的敌对情绪。

当然了,以前终究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祭拜推崇的不是杀伤了多少联盟士兵,而是推崇其英勇的精神,蓄意破坏团结的会享受到包吃包住包工作的三包待遇。

普通教廷士兵就更无所谓了,他们扛锄头的时间可比端枪时间长多了。

赛里斯联盟空投的传单和喊话里三令五申的民主公平,开仓放粮等行为完全满足了他们当初当兵的基本诉求,也不奸淫辱掠,自然没有抵抗的意志。

每当联盟的士兵机动到一个区域准备作战,当地组织起来的教廷军队就已经当场成建制投降,甚至他们压根就没怎么动弹过,说什么听什么。

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一个联盟排就能俘虏数个步兵师的荒诞场景,与一开始时别祖茨克等超级要塞中死不投降坚决防守的教廷士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内部军力失衡后权利节点也出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