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科莫城保卫战(1 / 2)

加入书签

欣瓦帕

在介入战场之前联盟帮助埃维苏对德罗德联军的后勤总仓库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算是给予了埃维苏短期内最后一次帮助。

不过这次轰炸虽然让联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并没有打消他们进攻的决心、

因为冬季即将到来河水将会被冻结,到时欣瓦帕州两座依托河岸打造的军事要塞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于情于理他们都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行动必须要快,当河面彻底冰封后他们后方调运物资的速度也将大大减缓。

联军上下对此都很有信心,五十万大军打三十万,人数都快超过对方一倍了,加上更好的装备和充足的物资供应,联军怎么可能输?

--

“是的,他们会占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乡,我们会陷入饥荒当中。”

“是的,他们很强大,人数超过了我们一倍,但我们依旧能在任何地方抵抗!”

“我将与你们同在,我们绝不屈服!!!”

欣瓦帕州下属的科莫城中各处响起了广播声,在广播中作为战役指挥官的卡西乌斯将军声音在城中修建防御工事的红军耳中响起。

众人热火朝天的干着活,搬运着水泥沙袋和石块,构筑各种地堡暗堡和街道阵地,听到动情处时不时有人还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大声高呼:

“乌拉!!!”

数十万军民在城市中布置反坦克地雷,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壕沟等障碍物,并且在工厂附近也设立了大量的障碍和防御工事。

两座重城各自有15万士兵,这些人是红军当中的精锐,雅多夫给予了卡西乌斯最大的支持,武器装备,粮草供应,甚至是军队构成都是精挑细选的。

这群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被解放后的农奴儿子。

他们的家庭在埃维苏的帮助下从奴隶阶层脱身成功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永久土地。

埃维苏曾经向他们保证过农业税收全盘学习的赛里斯累进制度,不会对他们加收重税。

换句话说雅多夫想要实现均产这个目标。

不过这是不切实际的,联盟能成是因为对外贸易填补了空缺才成功把累进制度彻底落实,这还是在人口基数很低的时候。

而埃维苏不行,他们人多地广,也需要能够用于外贸的商品去和友好国家如联盟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穷的叮当响的埃维苏也就农产品值点钱~

而米蒂亚则是把准备无偿援助的东西找了個贴补理由划拨过去,帮助他将目标落实一部分。

不过不管如何,这样确切的利益好处承诺让雅多夫得到了农奴们的拥护,他们的孩子自然也成为了最为优秀的士兵。

因为没有孩子会想要让父母与自己再回到曾经那个黑暗的时代,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扛起了枪要保卫他们的国与家。

卡西乌斯站在塔楼中看着脚下这座城市眼中满是复杂,这个州因为河道便利性以及和首都的距离,它承接了40%左右联盟援助过来的工业。

也就是说这里相当于埃维苏半个命脉,一旦这里被打下那么埃维苏的工业产能将会腰斩,并且首都也将直面联军的兵峰。

这也是为什么联军非要进攻这里的原因,它值得联军不计代价的攻打。

一旦成功打下那埃维苏战场基本上就尘埃落定了,他们就可以抽调出兵力对德米特里亚教廷进行支援,集中力量应对联盟的反扑。

可以说欣瓦帕州的攻防战将决定埃维苏国家的命运以及接下来联军同联盟之间战争的些许走向。

这一仗,埃维苏不能输,也输不起。

卡西乌斯向位于首都的雅多夫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元帅,请务必尽一切力量给予我们支持,我们将坚守每一个阵地、每一寸领土、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联军的100多辆重型坦克突破了前线最后一道防线,在科莫城前平坦的草地中驰骋,天空中数百架战机呼啸着冲向科莫城中投放下大大小小的魔法炸弹,对着地面疯狂扫射。

让正在修建工事躲避不及的埃维苏军民伤亡惨重,不少储备燃料的油库被波及引爆。

联军先头部队于夜晚抵达到科莫城河对岸时,科莫城中火光冲天,在火焰腾起烟雾映衬下的这座城市,正是他们想要征服的目标。

同盟国大军就像是一根针插进窗户纸一样轻松的突入了科莫城内部,不是没有防线,而是这些防线完全挡不住他们。

大量的坦克炮火攻击下,科莫城外围阵地上的反坦克火炮和火箭筒还未打出多少发阵地就被夷为了平地。

可同盟国的士兵越接近科莫城,就越是发现,他们似乎在与所有人战斗。

就像是那个被打成水洼坑的炮兵阵地在后续检查中他们发现,那些向他们开炮的炮兵,是女人。

这一场战争埃维苏所有人都被动员了起来,国家征召走了农民绝大部分的粮食。

但这一次他们并没有感到绝望,甚至绝大多数都是他们自愿送出的,因为在部队中有着他们的孩子甚至是孙子。

科莫城后方的姐妹城约有8万的平民加入到了这次自卫反击战的队伍当中接受军事化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