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妈妈我出息了!挥鞭计划~(1 / 2)

加入书签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继续挖出多段战壕连通组成堑壕工事,配置机枪和铁丝网与铁质重型拒马,同时在地下挖掘出供士兵休息的场所。”

“这样就可以在各个点分散部署一定的兵力驻扎,士兵可以后方多条线型地道往前增兵形成多段阻击点。”

“而遇到难以抵抗的敌人或是重装备时,可以向后缩,随着防线后撤积累越来越多的士兵同伴,重新占据兵力武器的优势再次反冲锋,我称此为弹性防御。”

卡西乌斯指了指会议室内的几名卫兵手中的司登冲锋枪:“这种短距离高射速武器在狭小地形内有着非常强的战斗力,我没记错的话我们有着很多库存。”

雅多夫点头:“是很多,不过它对机体士兵没有多大的伤害,而且对弹药供应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使用的很少。”

“这正是我接下来想说的,战壕具体的挖掘标准。”卡西乌斯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数据。

“我们的机体士兵数量不足,不好同沙皇军进行正面碰撞,但常规士兵对于跳进战壕的机体士兵又很难有抵抗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战壕上下功夫。”

说着卡西乌斯写下ID两個字母,画上纵向数据1m,深度3m后道:“I表示为正面墙体,而D则是战壕内部的构造方式,上窄下宽内弧的设计可以最大化增加机体士兵突入进战壕内的难度。”

“D型立柱大量采用木头立柱进行支撑,内弧的空间最好在3m左右,可以支持两名士兵躬身并排而过,而在立柱间隔出分段选取部分空间存放物资即可。”

“这样堑壕的设计只要上方能够承受住普通75毫米火炮的炮击,那么机体士兵就非常难以打破,就算攻破它也将面临狭小通道的阻拦。”

“而且,木头支撑在重型坦克的吨位下会自然垮塌,进而让其限制在狭小的坑道内丧失战斗力,可以极大的缓解装甲突击带来的压力。”

“但这样的D型战壕不宜过多,以两个间隔5m直径的D窄战壕加一个标准战壕的方式配置即可。”

众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微微颔首,这个要求实现起来并不难,土木作业啥的可以说算是他们的老本行了,而且对材料的要求也不高。

标准战壕纵宽一般在2.5至3m左右,深度也是3m,弧形战壕纵向才1m,士兵顺着绳梯爬出来都费劲更别说进攻方跳进去了。

说白了卡西乌斯的堑壕设计宗旨就是尽量降低对方机体与坦克对于己方普通人的威胁,己方士兵通过地道与D弧形通道转移或是进攻。

哪怕没等到对方进攻而是被炮击轰塌了一部分也无所谓,3m的深度哪怕是塌掉的区域也会形成2m左右的高低差,以现在坦克的动力和30多吨的自重也很难爬上去。

机体士兵就更别提了,一跳下去周围全是泥土和木头,碰到的地道出入口和低矮的运兵通道也绝对不是3m出头的他能够轻易攻击到的。

并且两个弧形战壕后方的标准战壕距离不过10m出头,完全可以正常发挥出标准战壕的火力支援能力。

如果这样操作的话,那反抗军正面战场上需求的兵力可以进一步压低,将更多的部队抽调出来去尝试卡西乌斯提出的计划。

以卡西乌斯的眼光来看,可能现在就是反抗军重新改动计划的最好时期,因为前期反抗军确实是实打实的想要攻破都城或是贝尔诺罗港口,这股气势和兵力投送规模是骗不了人的。

所以沙皇对于其他贵族的要求也是必须稳住这两条最大的防线,将反抗军的攻势停滞住打消耗战。

反抗军虽然军力暂时比沙皇国更多,但他们没有持续造血的能力,真拖起来沙皇拖得起。

而且以沙皇个人专政的思维,沙皇军前线指挥官估计根本无法灵活根据战场态势去转变攻守策略,一切都得等到沙皇的指示才行。

所以反抗军想要取得优势就必须牢牢利用好这一点,在沙皇国战略明牌的情况下,采取避重就轻,以多打少灵活转进,逐步进行蚕食。

这样的思路也得到了其他将官的认可,都是经受过堑壕战折磨的老兵他们非常清楚进攻这样的防线有多痛苦。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要有更好的战略,他们也更倾向于打防守反击将攻守转换。

很快,一个代号为【挥鞭】的战略计划被逐步完善了起来。

由各部抽调一个师重组成两个集团军与一支75炮兵师,卡西乌斯连跳三级作为总指挥官全权掌控战局指挥,施行他的三步走策略。

临危受命的卡西乌斯根据各个师目前所在的地点,很快就将具体的用兵计划拿了出来,两支集团军七个师化为3-2-2三个军配置。

带着火炮师火力最强的第一方面军什么都不用管直扑热扎而去,最远的第三方面军则是从外线插线乌延奇州。

中间第二军则是携带大量的辎重正常前进,按照卡西乌斯的计算,第一方面军的速度是最快的爆发接触性战役的,而第三方面军将会是第二支。

第二方面军因为携带辎重补给的关系,速度快不起来,正好会被第三军追上,这样就有了容错率,如果第三军进攻受挫,第二军就可以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