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AK47?(1 / 2)

加入书签

除了苏里亚王国可以通过加价购买拆除了火控系统的m型致远级巡洋舰以外。

其他王国进口的单子都会是动力系统改为无胀式蒸汽轮机,拆除火控和光瞄测距以及魔动包的H型猴版。

装甲带和主炮就不需要动手脚了,这两样搞起来太明显,容易被留下诟病~要削就削到点子上。

战舰对轰玩的就是统计学和概率学,外加带点信仰加成,缺少了测距和火控,这个概率只会飘忽的没边。

而这两样也是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仿制出来的东西,因为设备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其背后代表的数学计算等教育方面的代差。

以往老式火炮都靠操作手自己瞄准射击,新式主炮的使用背后是一整支团队,乃至于在未来是更多科技进行辅助运算的产物。

百年海军不单单是在形容舰艇制造的难度,更多其实是对缺少知识教育体系的喟叹。

数套汇编整理完可以使用的教案,到两代以上的官兵知识储备积累,想从无到有搓出一条完备的从学习培养,到上手实操,最终战场上可堪一用的海军,百年都未必够。

而巡洋舰的技术下放,也预示着赛里斯将开始制造更大一级的战舰继续保持对海压制战略。

巡洋舰的上一级自然就是战列舰,不是教廷他们那种所谓的风帆战列舰,而是满载排水量近两万吨的无畏级战列舰。

主炮口径从210毫米提高到了305毫米,前2后2共四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塔,同时取消了所有副炮,预留大口径防空炮上舰的基座。

大量厚实的防护装甲加装到了指挥塔,弹药库以及炮台中,尤其是主炮塔的装甲厚度最为离谱。

不止炮塔本身需要防护,新式的炮弹装填吊机管道也需要重甲防护,因为炮塔的最下层就是弹药库。

指标拉满了,设计图纸也有,建造起来也很简单。

从龙骨的铺设开始,到钢板的双层底,主要舱室的纵向横向壁挡板,吊装剑艏和舰尾,安装蒸汽轮机的涡轮,安装侧肋骨。

然后是涡轮发电机,甲板,内部舱室,锅炉,主装甲板,炮垛等等等一共二十多项工序。

完成底部的建造就可以从干船坞下水,进入湿船坞进行上层建筑的焊接,以及四座主炮塔的舾装。

这个过程其实很快的,可以快到什么程度呢?时长两坤年就可以。只是这速度需要近万家工厂,十万多道工序,需要这個船舶建造体系的人才与熟练技工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

而和德米特里亚教廷可能掀起的全面战争最终也在两大帝国的调停下没有了下文,赔偿啥的赛里斯联盟是不可能赔的,反正要么打要么拉倒,钱没有命一条。

德米特里亚教廷暂时不想把战争继续扩大化,因为没有舰队,其实现在真撕破脸打起来他们是非常吃亏的,光是沿海的军舰炮击就够他们喝一壶。

与其这样,还不如暂时捏鼻子认下,等到新式舰队下水重新恢复海军的实力后再图其他。

教廷权衡利弊之后,就和赛里斯联盟回到了谈判桌上,这场介入帕利亚王国的战争明面上不分输赢,但私底下教廷给予了赛里斯联盟大量的贸易优惠政策。

同时双方正式建交,将两边战争关系回归到贸易正常化。

被光明女神亲自用雷劈过后米蒂亚知道两边肯定没完,教廷暂时的退却也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图谋而已,但是无所谓。

就算德米特里亚教廷真的不想再打了,赛里斯联盟也不会罢手,双方握手言和其实是各怀鬼胎,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联盟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换取内部平稳发展以及海军大建的时间,教廷也需要调集国内资源集中在海军建造上,和平本身就有基础。

真要比拼海军军舰的下饺子速度,赛里斯不止可以自己造,还能顺带帮教廷造点,免得对方看不见车尾灯不跟了。

其实如果把军备竞赛放到海军层面的话,赛里斯联盟要更为轻松一些,现如今联盟陆军暂时有些混乱。

首先要大量重新筛选之前其他王国的部队,通过调查询问清退不想当兵的人回去务农,剔除素质不达标的,同时还要对剩下的士兵进行政思审核,然后重新进行扩军。

然后就是海量的落后武器集中退役,交给地方钢铁厂进行回炉重炼,大量的老式火绳枪,燧发枪等早已经被淘汰的武器留着就是占地方。

同时各色老式的火炮啥的古董货也没了用处。

而换装新式武器时米蒂亚却留了个心眼,她并没有生产新的栓式步枪,而是将库存中的装备派发了下去,缺枪也没补充。

因为有了新合金十分适合制造枪管,前世采用中间威力弹的突击步枪也就有了大规模制造使用的基础。

突击步枪的出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开始只有履带式战车时,两边的战线其实是偏长距离点射的。

使用单发高精度大威力的栓动式步枪有着非常好的战场效果。

但随着前联邦军队开始大量装备装甲车,全地形车以及坦克后带来的机械化快速突进,重火力突破后,拉栓能够提供的火力密度实在太低了。

而装配的司登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