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两面夹击?想多了(1 / 2)

加入书签

“认知”

这种颇为违心的东西,很多时候可以左右一个国家,一场战争的最终走向,甚至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双方的胜负。

炮艇机射的正欢,将教廷的旗舰压得抬不起头,无法对舰队做出有效的指挥。

不过教廷也不是干挨打的性格,数个6米多高的机体冲天而起,对着空中炮艇劈出几道魔法攻击,有些没命中,但命中的也将炮艇机上的护盾发生器打到临界点。

见势不妙飞行员立即就脱离战场拉高高度跑路,丝毫不给他们继续攻击的机会。

与其说教廷海军被联邦偷袭才吃了個大亏,倒不如说‘被偷袭’这个借口反倒能给予他们些许的心理安慰。

因为如果是在辽阔的大洋中,杜立特眼前压根就不会出现这些可笑的百吨小型木帆船,它们根本就没资格进入钢铁战舰的可视范围。

随着杜立特的指令下达,周围投射机关炮火力的鱼雷艇这才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纷纷开始打开压缩空气罐对鱼雷进行空气加压。

随着空压发动机被启动,数十枚鱼雷组成密集的阵型,带着水花朝着远处冲锋而来的小船们发起了攻击。

17节的航速完爆帆船的最大速度,在他们或惊恐或疑问的目光中与他们来了波负距离的亲密接触。

“在奥维尼亚时他们称呼我们为蛮子,只会借助外力,只会偷袭,一旦被他们近身我们就会像是麦子一样成片倒下。”

“可是姐姐说过,只有不思进取的人才是蛮子。”

蒂娜指着远处那冲天的火光与四处飞溅的木屑:“你看现在,他们似乎连近身都快做不到了?”

鱼雷撞击在百吨帆船腰部,剧烈的爆炸不止是炸出一个大洞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直接将其炸飞到了天上,因为传统木帆船的弹药仓基本都在甲板下方。

而以百吨级帆船的体积,哪怕处于中心处也躲不出鱼雷的爆炸范围,加上火炮的炮弹等轻易的就能打出殉爆效果。

最为有趣的是,这时的联邦鱼雷还处于发射后不管的状态,撞到谁还真就是看运气,然而刚好教廷军小船采用的是群体冲锋,自己傻乎乎的就撞上去了。

这惨烈而突然的爆炸终于压倒了教会士兵最后的理智,大量的船只开始脱离航线纷纷逃离,纵使指挥舰们将信号器摇出了花手也没有换回他们的回顾。

就在双方胜负已定时,远处的海平面上大量的风帆先后出现,侦查艇上的士兵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紧急使用电台呼叫旗舰指挥室中的杜立特上将。

“发现诺姆方向大量的敌方舰队!!!预计为诺姆的教廷支援舰队。”

杜立特嘴里骂了声‘晦气’走到观察室举起望远镜进行观察,通过大致的数量估算,可以确定对方是全部出动了。

很明显教廷也有在海上使用的长距离通信方式,这倒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因为此时联邦海军的横头另一侧正对诺姆方向,有被夹击的可能性,而海上调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一次海战他们的目标就是优先消灭科帕拉克方面的教廷舰队,卡住这条交通线再分兵对其诺姆港在海上进行袭扰。

以联邦巡洋舰的航速和火控优势,在大海上光打游击战就能恶心死对方。

诺姆方面军的反应速度多少是有些超出联邦预料的。

杜立特当即下令:“以红军号为副旗舰,马龙舰长为指挥官带领后方17艘巡洋舰转移炮口脱离阵线,迎击教廷的支援舰队!”

教会的支援舰队为V型队列,减小了舰队的密度,海面上林立的风帆让其看起来似乎不可战胜。

然而他们的舰炮基本全在侧弦,涡轮升压提速脱离原战线的副舰队依旧不畏惧这批新敌人。

或者说通过刚刚的海战,联邦海军已经对这个对手的成色有了充分的认知,就是一群小趴菜。

而新增援而来的舰队也让本即将溃散的教廷主舰队重新稳住了士气,你装备再先进,被反包围的你们总不可能再发挥出机动优势了吧?

不过接替副舰队指挥的马龙却选择了一个大胆的战术,他没有让炮塔转动转向背面,而是指挥着17艘巡洋舰提到最高航速,在海面上开始U型机动。

反向回弯拉出新的弧形T字横头,同时和原舰队拉开距离,防止被两线炮火夹击。

本来U型机动是比较冒险的选择,因为U弯地步的线路是固定的,这代表着敌人可以专心覆盖式射击来攻击那一条必经点,多少都能打中几枚。

然而此时并没有进入到教廷的炮火攻击范围,同时U弯底部也不是对着支援舰队的北面,而是东北方向。

距离上支援舰队不能转弯拉出侧弦开火,因为距离不够,做完转弯机动后炮塔依旧指向敌舰,可以快速重新计算诸元校正弹道。

【沉住气,对面的炮弹还打不中我们,全舰更换穿甲弹,首舰试射矫正坐标,剩余舰艇等待数据轮流间隔齐射!】

【鱼雷艇先进行一轮鱼雷投放,让对面尝尝大家伙!】

鱼雷的战斗部采用的是新型炸药三硝基甲苯,也就是所谓的TNT,它的爆炸威力其实没有达纳炸药高,只有约7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