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赛里斯热血青年(1 / 2)

加入书签

而科伊晚上将今天的经历都做成报告提交给米蒂亚阅览。

看完之后米蒂亚对自家这个臭弟弟办的事还是比较赞赏的,除了最后一段~

不过她也没有对科伊责备,只是说了几句算是提醒。

科伊的心态可以说大约是整个赛里斯新生代的普遍心理。

赛里斯联邦完全可以说是以武立国,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歇过,而很多孩子年幼时家境几乎都很一般,但正正好好撞上了高速发展的这几十年。

他们听到的是不断胜利的消息,看见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衣食无忧有学上有未来,对整個国家都有着狂热到盲目的自信。

经过上次塞拉首都的巨人惨案,他们普遍对主大陆缺乏好感,尤其是光明女神教教区,总是带着点跃跃欲试和对岸掰手腕的劲头。

魔法师?tmd和他爆了!

机甲?tmd和他爆了!

怎么说呢,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是这批人的进取心和国家荣辱感极强,是极好的兵员,是未来的国家栋梁。

坏处是赛里斯联邦最好真能和对方在军事层面掰掰手腕,不然将来被他们用舆论裹挟着必然要吃大亏。

好在她拿到了机体的全套技术资料,坏处基本上算是规避掉了。

不过目前来说普通的低级魔动力包还处于手工制造阶段,拆包基本完成,就是批量化生产还有些技术没有攻克。

实验室中已经开始尝试研制重型装甲履带战车,想把舰上用的152速射炮塞进车体里...

结果有发动机动力输出不够,散热难等问题需要攻克。

又转而将75小姐往里塞,毕竟75野战炮本来就是平射居多,而新装甲车本来就这样定位的,正好合适。

可如此一来拉着75轮式野战炮满地跑就行了,干嘛给它塞铁疙瘩里?这不是脱裤子放屁?

那塞三根75?火力是上去了,可重量又飚到原来的地步~

所以赛里斯对外还是需要委婉一些的~

而机体的研究就更复杂了,铭文魔路功能的运行逻辑,机体四肢传动协调性等涉及到精神领域的研究基本没有什么头绪。

因为机体需要专业的铭文魔法师,普通人无法精神力外放,怎么可能通过观察来参透原理?

所以现在基本上处于能照着图纸手搓,但是原理什么的一窍不通,坏了就是坏了,哪里坏了都不懂,作废了一大堆。

作废的倒是也没浪费,米蒂亚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暂时没法逆向吃透对方的技术,但是正好有现成的残次品用来打靶,那干嘛不研究一款针对机体的火炮?

机体拥有极快的移动速度和防御力堪比重型装甲,还具有一定偏转能力的深厚魔法盾。

这意味着能攻击到对方的次数很少,人家又不蠢,怎么会让你持续攻击来破他的盾?

所以,他们需要一款威力足够大且能够对其一击致命火炮,部队目前的曲射弹道榴弹炮是断然不行的,最好是具有极高初速,炮弹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平稳飞行的平射火炮。

威力可以在炮弹上研究提升一部分,比如和子弹一般的锥形型炮弹弹头,增加初速和飞行姿态稳定性。

也可以给炮膛刻上类似枪膛一般的膛线,同时增加炮管倍径将炮身延长,再加上液压支撑的底座保持平射姿态稳定。

最终定型的产物是59倍径75毫米炮,全炮重3.14吨,发射75毫米炮弹,炮弹初速度950米每秒,一发命中就将实验用的制式士兵机体打了个对穿。

而同样75毫米的陆军野战炮炮弹初速则是590米。

膛压越高打的越远初速就越快,但对炮管铸造的工艺要求也是极高的,目前来说制造工时较长,大规模列装需要时间。

不过火炮部门的这款火炮刚下线拉去试验还没两天,就被陆军装甲部给抢走了,说是要装到装甲底盘上试试。

75野战炮威力不够,这家伙威力够啊!

而且全新的装甲战车定位一下子就清晰了,那就是以拥有魔法护盾的装甲战车去正面对抗敌方的机体部队!

外部装甲也可以做的较薄来进行车身减重,只要能防御住机枪子弹就行,面对机体时装甲厚度没什么卵用,近身就很难反抗。

最终图纸定稿的火力配置是一门75㎜59倍径线膛炮,两挺马克沁机枪,战斗全重16吨,X型双4叠加式8缸发动机,最大速度40千米/时。

最大装甲厚度50毫米,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液力驱动和坦克电台,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

X型发动机好处很多,更小的体积更大的功率,只要你能解决散热问题你就可以无限叠缸~因为魔动包的体积不小所以需要发动机的体积更小,以便于容纳。

而X型发动机赛里斯工程师给出的散热方式是将用于提供护盾的魔动力包组多铭刻了一段制冷魔路。

在搭配上一套液冷循环系统再其护盾不被激发时持续不断的给前方的发动机组液冷降温。

米蒂亚看到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