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磕的这叫一个干脆!(1 / 3)

加入书签

“张伟”这个名字,仿佛是有魔力一般,将高桥定在了原地。

“他叫张伟,还是我知道的那个张伟?我知道的,不就是那個今年发表了三项顶级科研成果的张伟么?”

高桥细细品味了一番张伟的话,一种令他难以置信的结论,浮现在他的心头。

“难道他就是那个张伟?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刚才说过,他是交换生,一般来当交换生的,都是本科生,那个张伟教授可是世界顶级的学者,怎么可能来当交换生呢?

再者说来,能混到世界顶级的学者,一般都得五六十岁吧!天才一些的也就四十多岁,这人虽然戴着口罩,但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怎么可能是那个张伟教授?

我的脑子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的!他怎么可能是那个张伟教授。看来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太大的,都出现幻想了!我也该放个长假休息一段时间了。”

高桥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一些,然后开口问道:“这位同学,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刚才不是问我,是不是看过张伟的论文么?我自己的论文,你说我有没有看过?”张伟笑呵呵的问。

隔着口罩,高桥虽然看不到张伟的表情,但张伟戏谑的语气,他却听得出来。

“我说的是张伟教授写的论文,不是你的论文!”高桥冷哼一声。

“《Indu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发表在科学期刊,是这篇吧!”张伟淡然的问。

“没错,这篇论文介绍了IPS细胞的研究成果,但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篇论文就是我写的,你说跟我有没有关系!”张伟反问道。

“你写的,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是张伟教授?”高桥表示不相信。

“你见过你口中那位张伟教授?”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我不是?”

“你就不是!张伟教授不可能这么年轻,而且你刚才说过,你是交换生,张伟教授怎么可能来当交换生?”

“你之前都没见过张伟,怎么知道张伟多大年纪?而且谁告诉你,张伟是教授的?我本来就是个大学生啊!”

“大学生怎么可能做出IPS细胞这种科研成果!”

“你读大学的时候做不出来,不代表我做不出来啊!”

“狡辩!你这是狡辩!”高桥冷哼一声:“你说你就是张伟,可我们都没有见过张伟教授,自然也无从分辨真假!”

“要不我给你看看我的外国人在留证!”张伟说着拿出了自己的外国人在留证:“你看上面是不是写的张伟?”

高桥仔细一看,姓名的地方的确写着“ZHANG WEI”。

“你再看看,这人是不是我?”张伟向下拉了拉口罩,露出了八成的面容。

高桥看了看照片,再看了看张伟的脸,这还真是一个人。

外国人在留证不可能出错,既然上面写着这人叫张伟,那他肯定是叫张伟。

“不过是名字相同而已,你的这个外国人在留证,只能证明你叫张伟,但并不能证明你是那位张伟教授!”高桥继续反驳道。

“我冒充别人身份有什么好处?”张伟冷哼一声。

“当然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高桥开口道。

“你仔细想想,这牵扯到学术道德,我要是冒充其他学者的身份,这可比学术造假还严重!无论在哪个国家,敢做这样的事情,一辈子可就完蛋了。为了虚荣心,搭上我一辈子?换成你,会做这样的蠢事么?”

高桥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正常情况下,一个学者敢于违反学术道德,必然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就比如黄禹锡那种,论文造个假,能换来国宝级科学家的待遇,那才值得铤而走险。

名誉、地位、金钱,这些东西才值得学者去违反学术道德,没有哪个学者会为了一时间虚荣心,去做比论文造假还严重的事情。

这么愚蠢的人别说是去当学者,怕是连好一点的大学都考不上,更不可能出现在东京大学这种地方。

此时的高桥,已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张伟,就内心深处梦魇般的那个“张伟教授”。

但作为日本人,“固执”这两个字,是印在骨子里的,哪怕是明知道自己错了,也得坚持到底。

于是高桥接着说道:“虽然为了虚荣心,违背学术道德,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不大。但几率不大并不代表不可能发生。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小概率事件呢!”

“好嘛,不愧是日本人,可真是够轴的!”张伟轻叹一口气,心中暗道:“照这意思,我还得证明我就是莪喽?这个高桥特别研究员,不去银行上班,真是有些屈才了!

稍加思考后,张伟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找到了一张照片,亮在了高桥面前。

“看看这张照片吧,左边的是我,右边的那个,不用我多介绍,你应该认识吧?”

张伟用的手机是摩托罗拉V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