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没救了!(2 / 4)

加入书签

“这个张伟的科研能力竟然如此的突出!他在清大的时候,也是如此么?”

顾校长连忙点头:“在清大的时候,张伟连续做出了核苷修饰和基因剪刀两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只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听了这话,对方眉头微微一皱:“老顾,张伟的科研能力这么出色,你上次为什么没有汇报?”

“现在汇报也不迟,这样的人才,可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国外了,得赶紧把人接回来。”顾校长连忙说道。

“那就别愣着了,赶紧派人去联系张伟,看看人家需要什么条件,能答应的就答应,不能答应的我来帮你协调,总之先把人接回来啊!”

“我这次找您来,就是为了协调这件事情。张伟出国的原因,我上次也跟您汇报过,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很难说服张伟回国的。”顾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个嘛……”对方眉头一皱,看来还真是个难题。

顾校长也明白,想拿下金丝框眼镜,也不是眼前这位能决定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再添一把火。

只见他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沓报纸,开口说道:“您请看,这是国外媒体关于张伟的报道,都是比较大的报刊,有英文的、德文的,还有法文的。我已经将相关内容整理了成了中文,附在最后面,请您过目。”

对方接过这沓报纸,英文的大概能看懂,德文和法文的就真的是抓瞎了。不过好在最后有中文汇总,可以直接了解到报纸上的内容。

“爱因斯坦的继承人?这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咦?好像好几份报纸都这么说啊!”

“霍金竟然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伟大的奇迹?这个IPS细胞的科研成果真有这么厉害?”

望着这些报纸上的内容,他立刻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如果只是一份报纸说,张伟是爱因斯坦的继承人,那十有八九是在吹牛。可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这么说,这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这说明的科研成果,的确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至于霍金的评价,仿佛就是在印证这一点。连霍金都承认是伟大奇迹了,那说张伟是爱因斯坦的继承者,也算是情理之中,毕竟除了爱因斯坦之外,还有谁值得霍金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难道说这个张伟,未来真的会成为比肩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的同时,他的内心忍不住的开始激动。

第二个爱因斯坦出现在中国,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对面的顾校长,却泼来了一盆冷水。

“想必您都看到了,国外已经盯上张伟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有关张伟的新闻报道。如果咱们不抓紧时间的话,人可就真被国外的科研机构抢走了!到时候咱们国家可就失去了一个爱因斯坦!”

“老顾,你这是拿爱因斯坦催我啊!”对方很明显听出了顾校长的用意。

“还不是被逼到这份上了!人才难得啊,特别是张伟这种人才,对于国家来说,是战略意义的,拿什么换都是值得的。”顾校长摆出无奈的表情。

“我明白了。”对方点了点头:“我立刻写报告,向领导汇报情况。”

……

杂交水稻研究所,几个研究员望着显示器上呈现出的实验数据,无不是一副兴奋的表情。

“这个基因剪刀技术真的管用,有了这个技术,我们的超级水稻第三阶段的研发,可以提前上马了!”

“不光可以提前实施,还可以节约掉好几轮的育种时间,我预估三年内,就能进入试验田!”

“三年?我觉得你太保守了,我预估用不了两年,就能进试验田,三年的话,说不定都能突破亩产900公斤的大关了!”

“话说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还真是挺神奇的,我听说发明这个技术的人,才二十岁?可惜啊,上次他来的时候,我正好去海南的实验基地了,没能见到他!”

“你说那个张伟啊,他不是已经出国了么?前些天报纸上说的那个让人类活到200岁的新技术,就是他在美国搞出来的。”

“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前天我去外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这个张伟在同一个月内,拿出了三个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了三大期刊上!现在国外都有报纸说他是爱因斯坦转世呢!”

“是不是爱因斯坦转世,我不知道,不过能同时间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是真的牛逼!这么优秀的科学家,没有留在国内,真是太可惜了。”

几人恍若无人的讨论着,全然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不远处,那位老人正站在那里,表情无比的严肃。

……

七月份天气炎热,北方的沿海城市显然是避暑的好去处,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前往胶东半岛。但对于久居京城的人,最优选择肯定是距离京城只有二百公里的秦皇岛北戴河。

某个外观很低调的疗养中心,这里从不对外开放,而且每到七八月份,这里的安保措施都会加强许多。

疗养院的某个房间里,一名鬓角白发的老者,望着手中一份汇报材料,陷入到思考当中。

汇报材料上所写的,正是张伟因为经费申请不下来,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