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章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2 / 3)

加入书签

。”张伟开口道。

银河奖设立于1985年,是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项,获奖作品也代表着代表着中国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相比起后来的星云奖、引力奖等,也更有牌面的。

陈建飞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说道:“银河奖的主办方是《科幻世界》杂志,很多获奖的作品,也都是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的文章。”

“不能运作?”张伟开口问。

“不是不能运作,是不容易运作。虽然《科幻世界》上发表的作品会优先推荐,但真正到了评选的时候,评委还是要从作品的学术水平、影响力和专业性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从而确保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创新性。”

“只要评委公正客观,我反倒是有信心的。”张伟开口道。

……

离开了出版社,张伟掏出了手机,上面是叶浩天发来的短信,说收到一封美国寄来的信,寄信人是普林斯顿大学。

张伟知道,这肯定是施教授寄来的邀请函,给张伟办签证用的。

此前张伟已经办过一次美国签证了,只要在美国没有犯罪记录,再次办理美国签证,应该是直接秒过。

“要不我就不回琴海了,直接飞京城,先把签证办下来。”

想到这里,张伟直接打电话订了飞京城的机票。

返回清大后,张伟第一时间去了顾校长那里,打算跟他汇报一下,申请美国签证的事情。

见到张伟走进办公室,顾校长一脸惊喜的说道:“张伟,还真是够巧的,我正打算给你打电话呢,你就来了?”

“校长,您找我有事?”张伟开口问。

“给你看看这个,是咱们学校宣传部写的稿子,正打算给各大媒体登报呢!”顾校长说着,点开了电脑上的一篇稿件。

主标题是,美国斥巨资引进中国先进技术,中国科研伟大突破!

副标题则是,美国多所顶级科研院所,向清大求购基因剪刀技术。

再看内容,则是介绍清大新研发的基因剪刀技术,不仅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更是生物科学的一大重要突破,就连美国的科研院所也没有研发出来,所以纷纷来清大购买技术。

顾校长则接着介绍道:“除了这一篇之外,我还让宣传科写了好几篇稿子,到时候投到不同的媒体上,来一波媒体轰炸!”

“校长,美国人来买基因剪刀技术,是真的?”张伟开口问。

“当然是真的,你还以为我作假不成!已经有好几个TOP100的大学,要派人过来考察了,另外还有很多医学研究所,对基因剪刀技术感兴趣,就连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也要买基因剪刀技术。

我已经吩咐人去准备接待工作了,到时候我打算再请几家电视媒体过来,最好能把央视请过来,让他们拍一下老外来买技术的样子。给全国人民看看,咱们中国的科研,也不是吃素的!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上《七点联播》呢!”

顾校长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毕竟这么多年来,在技术上一直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向来都是买别的国家的技术,看别人的脸色。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那可不得来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没出息样子!

“除了老外要买技术之外,还有多家国内的科研院所,也要买技术。现在已经卖出去好几家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那边,一直打算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修复,让他们恢复正常的血红蛋白表达。

不过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太贵,所以研发进程受阻。现在有了基因剪刀,这项研究直接可以提上日程,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能攻克地中海贫血疾病。

还有岭南传染病研究所,听说这项技术以后,立刻就派人飞过来了。他们那边的蚊子比较多,常年传播登革热,特别是到了夏季,更是登革热的高发期。

他们打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蚊子的遗传基因,引发公蚊子不育,这样蚊子无法繁育后代,也就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则两家都是已经买了技术了,还有一家也流露出了购买意向,不过需要我们派人过去接洽,我要找你就是这事情,我想让你亲自跑一趟!”

“谁这么大面子,要买我们的技术,还得我们派人过去?”张伟笑着问。

清大已经是国内最高级别的高校了,哪怕是中科院,都得给清大几分面子,更别说是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了。

买清大技术,还敢让清大派人跑一趟的,还真没几个。

顾校长则开口答道:“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老那里?老人家七十多岁了吧!那是得我们亲自跑一趟!”张伟点了点头。

“根据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他们正在想办法增强水稻的耐旱性和抗病性,需要用到基因编辑技术。”

“那行,我听从学校安排,就跑一趟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吧!”张伟点了点头。

……

京城某份销量很大的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标题:《美国斥巨资引进中国先进技术,中国科研伟大突破!》

虽然并不是在头版头条,但这种标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