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 找清大,买专利!(2 / 3)

加入书签

学家,也都是成年人,我希望各位可以尊重研讨会的纪律!

刚刚我看到很多人在交头接耳,这不会影响到自己,自己也会干扰到其他人。这里是公共场所,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这个环境,尊重彼此听讲的权利。

或许你会觉得,我所讲的内容太肤浅,或者太枯燥,但这并不是我们打扰他人的理由。如果你对我讲的内容有疑问,可以在之后向我提出,我们共同探讨。

但请记住,在别人演讲的时候,保持专注和安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主讲人的尊重!”

兰德教授话音刚刚落下,一个惊呼声猛的响起:“我的天呐!怎么会有这么天才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望向这人,而这人却熟视无睹,继续盯着手中那本《科学》,显然已经完全沉迷在论文当中。

旁边的人赶紧推了推他,这人才反应过来,看了看周围众人诧异的目光,他也意识到,自己刚刚失态了。

“抱歉,十分抱歉,刚刚我在看论文,实在是太专注了,也是这里面介绍的基因剪刀,太令人吃惊了!”那人赶紧站起来道歉。

“基因剪刀?那是什么?”兰德教授心中虽然很不爽,但听到这个新名词,还是忍不住发问。

“是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利用了细菌的CRISPR免疫系统,对基因片段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基因编辑。”那人马上答道。

“还有这种技术?”兰德教授一脸茫然。

立刻有人将那本《科学》,传给了兰德教授。

兰德教授迅速的看完了这篇论文,顿时一脸的震惊。

他已经意识到,基因剪刀要比现有的技术成本更低,也更加高效!

紧接着,大写的尴尬出现在兰德教授的脸上。

人家那边都已经公布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了,自己还在讲台上哔哔老旧技术该如何研发!这不是明摆着让人笑话么!

兰德教授的心情虽然非常糟糕,但当着这么多同行,他也不好意思发飙,他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快,摆出一副很绅士的样子,然后开口说道:

“今天的研讨会,就是讨论基因编辑技术,既然出现了一种基因编辑技术,我们不妨就讨论讨论这种新技术吧!”

……

这次学术会议,虽然没有张伟参加,但却成了基因剪刀技术的发布会。

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虽然还不知道基因剪刀的技术细节,但这里的每一位学者,都有着很扎实的学术功底,讨论起来就更加的激烈了,有些人甚至像是在争吵。

话题讨论就是这样,越是专业,就越难以达成共识。像是辩论会那种提前给你准备时间的,最后很容易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就好比军迷论坛,一个帖子往往会盖上好多层楼,而且每一层楼看起来都是有理有据的。

因为军迷往往是一个比较专业的群体,大部分军迷都会去自学军事方面的知识,谈起打仗的话,从战术到战略,从装备到部署,那是一个头头是道,仿佛每个人都是韩信复生,诸葛再世!

但网络小说论坛就不一样了,不需要多专业的知识,大多数人就是根据喜好发帖,喜欢就夸,不喜欢就喷。你夸我不喜欢的,我就喷你;你喷莪喜欢的,我也喷你。完全不需要讲道理。

学术会议显然是专业知识需求最高的论坛。

也是因为这是科学家云集的学术会议,所以当会议结束后,基因剪刀的大名,便传遍全美。

即便是顶尖科学家,也不可能始终盯着三大期刊,不错过任何一篇文章。

但如果有同僚告诉你,这一期的《科学》上,有一个很逆天的科研成果,那你肯定会去看一下的。

这就好比周杰伦发了新专辑,你大概是没有功夫听完一整张专辑,但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哪首歌非常好听,你肯定会去专门听一下。

基因剪刀技术,便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原本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的,但经过业内的科学家口口相传,很快就引起了学界的轰动。

不仅仅是研究生物科学的,那些研究化学的,研究医学的,也都关注起了这项技术。毕竟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实在是太广泛了。

除了研究数学、物理和天文的,其他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多少都要跟基因编辑技术沾点边,只要沾边就会去关注这项技术。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朱棣文正在听取科研人员的汇报。

朱棣文是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不是他的专业领域,所以他只能从科研人员口中去了解基因编辑技术。

“我听明白了,先不说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能给分子生物学带来多大的革命,单说这项技术本身,也能对我们项目带来巨大的好处?”朱棣文开口问道。

“是颠覆性的好处!”那位科学家接着说道:“光是成本的降低,每年就可以节约上千万美金!现在我们用的锌指核酸酶,实在是太贵了!”

“这项技术,我们能研发出来么?”朱棣文接着问。

“肯定能,原理方面我们都已经搞懂了,无非就是给我们一些时间,多做几次实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