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这个项目不靠谱!(1 / 3)

加入书签

三个博士生,加四个研究生,这样的团队配置,即便是清大这种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個高配团队。

《科学》的吸引力还是巨大的,以当时中国的科研水平而言,能够在发表在《科学》的论文上署名,也算是很唬人的科研成果了,拿出来在一般大学评个副教授绰绰有余。

张伟手下这七个人,也全都是冲着这个署名来的。

实验室里,七个人分成了两堆,三个博士研究生聚在一起,另外四个硕士则凑到了一团。

“你说这次张伟的项目,能成么?刘哥,我听说你跟张伟挺熟的,给我们透露一下呗。”其中一个博士开口问道。

“要是你觉得张伟这个项目不靠谱,应该也不会来了吧!”刘师兄开口问道。

“张伟之前不是成功了一个核苷修饰项目嘛。而且我听说,国药来考察的时候,他敢当着三个院士的面立军令状,说不定真的能成,所以才过来的。”那人开口说。

另一人则开口道:“最好能跟核苷修饰的项目那样,做完了还能留下来一点经费的结余,到时候我要是能从张伟那里要来几万块,还能把自己的项目做了,毕业论文也就有着落了。”

“你倒是挺会算计的,这项目还没开始呢,连经费结余都算进去了?”刘师兄开口道。

“咱们都知道,张伟上个项目还结余了不少钱,估计连一半经费都没用到。这个项目做起来以后,肯定还是得学校里申请经费吧?

这等于是用一个半项目的经费,做一个项目,我琢磨着多少总会有些结余吧!到时候就凭这关系,不得分我点经费用用。”那人接着道。

三个博士研究生心思各异,另外三个硕士研究生,则向刘倩打听起,张伟这个人好不好相处。

脚步声从外面响起,张伟终于来到了实验室。

“人都到齐了,各位师兄师姐待在生物系的时间都比我长,互相之间肯定都认识了,个人介绍环节就省去了!

咱们先清点一下实验设备。如果谁有比较擅长的设备,可以现在就提出来,以后安排实验的时候,也会优先安排。”

张伟说着来到了超净工作台前,开始检查离心机、PCR仪器、电泳仪等设备。

离心机和各种容器,主要是用于提取、纯化和定量指控样品,而PCR仪和QPCR仪等,则是基因相关实验的必备设备。

接下来像是凝胶电泳设备,可以分析基因片段的大小和数量;核酸分析仪和荧光检查仪,可以测定基因样品的浓度、纯度、杂交情况和荧光信号。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恒温混匀仪、涡旋振荡器、稀释设备等等。包括温度控制、情节工作台、消毒设备,甚至废液处理也需要专门的一套系统来维持。

检查设备的同时,张伟也在不断的询问和记录,他要知道手底下这七个实验员,究竟擅长哪些设备和实验类型,以便后续安排工作。

顶级的学术大牛,没有几个还会亲自去操刀做实验,都是平时安排别人去完成实验任务。从现在开始,张伟也要向着指挥别人的方向前进了。

而且张伟真实的实验水平,也就算是个二本操作员,跟清大的研究生相比,那是真的有比较大的差距,要是让他自己上手,搞了半天反而暴露了他是个二流实验员,到时候也不利于树立威信。

检查完设备后,张伟对自己团队成员的能力,也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只见张伟开口说道:“从现在开始,咱们这个项目算是正式成立了。我知道各位来我这个项目自,肯定都是为了论文署名来的。

在这里我也提前把话讲清楚,只要各位不偷懒,能够按时的完成实验任务,发论文的时候,署名肯定会给你们的。

至于能拿到什么样的署名,就要看你们对项目的贡献了!在我的团队里,不看资历,不看关系,只看对项目的贡献多少。

对项目贡献多,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能得到的也就越多。在这里先给你们打个包票,如果有谁对项目的贡献真的足够大,我们共同署名第一作者,也不是不可能的!”

听到可以共同署名第一作者,众人的表情纷纷一惊。

在别的教授手底下干活,贡献再大顶多也就是能拿到第二作者。张伟这里肯给共同署名的第一作者,显然已经超过了其他教授能给的待遇。

众人的表情落入到张伟的眼中,让他觉得很满意,这大饼画的很有效。

想要让马儿跑的快,马儿面前挂个胡萝卜是不错的办法。

在体制内混了大半辈子的张伟,对于画大饼这种职场PUA行为,自然是驾轻就熟。

张伟也不担心真的会有人对项目的贡献足够大,大到能并列第一作者的程度。

基因剪刀可是诺奖级成果,想要实现这项技术,该做哪些实验,该怎么做实验,都是诺奖大牛研究出来的结果。

这七个研究生要真有那个学术水平的话,也不至于跑到张伟这里当实验员,自己就能主持大项目了。

接下来,张伟又从包里面拿出了七份保密协议,递到了众人面前。

“这是咱们这个项目的保密协议,还希望各位仔细阅读以后,签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