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气急败坏(1 / 2)

加入书签

一分钟前,王治奇还说,自己跟孟鹤鸣教授是旧相识。

一分钟后,人家孟鹤鸣教授就说,压根不认识他!而且还称他为“那玩意儿”!

伤害大不说,侮辱性还极强。

而且后来孟鹤鸣直接让张伟提高防骗意识,摆明了就是在说,王治奇是个骗子。

听孟鹤鸣这么说,演播室里的女主持人甚至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无论是节目录制现场,还是后台的控制室,大家全都是一副看笑话的表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治奇身上,想看看他如何解释。

王治奇则是一个头两個大。他万万没想到,张伟能够直接联系到孟鹤鸣,而且从拿出手机,到拨通号码,再到电话接通,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王治奇压根都来不及反应!

结果就是,退潮之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王治奇原本还打算,找机会戳穿张伟是清大学生这个谎言,为此他甚至也开始扯谎,说自己认识孟鹤鸣。

但王治奇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先被戳穿的,反而是自己。

张伟一个电话打过去,孟鹤鸣直接说不认识他,他反倒成了满口谎言人,这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现如今,演播室内的气氛仿佛被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王治奇,在等待他一个解释。

王治奇是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节目的焦点,但他却不想用这种方式成为焦点。

在央视的节目上说谎,而且还当众被戳穿了,等于是将自己的丑陋和虚伪完全展示出来。这要是传出去的话,那自己无论里子和面子,可全都没了。

这时候的王治奇思绪乱作一团,他急切的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挽回自己的颜面,但是他的脑海中却空空如也,想不到任何的理由。

大家都不说话,现场有些冷场。

负责控场的女主持人觉得,肯定不能继续下去,她决定开口说些别的话题,把这一篇给翻过去,节目也可以继续录制。

然而张伟却看出了女主持人的意图,他可不能让王治奇这么轻松的过了这一关,于是张伟抢先说道:“王教授,孟教授他不认识你啊!你们不是旧相识么?”

“是啊,我们是旧相识,不过我不是说了么,太长时间没见面了!兴许是孟教授贵人事忙,把我给忘了呢!”王治奇立刻解释道。

“您这是在质疑清大教授的记忆力啊!我可不觉得孟教授的记忆力这么差,您这么一个大活人,又是医生,又是专家,孟教授怎么会忘了你呢!”

“我不是说了么,太久没联系了,他一时没想起来!”王治奇有些恼怒的说道。

“可我都提醒他了,说您还是个精神科医生,一般人认识不了几个精神科医生吧?这么提醒都想不起来,这可不太像平时的孟教授!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孟教授压根就不认识您啊!”张伟笑盈盈的问道。

最后一句话,老扎心了!

王治奇脸上的慌张一闪而过,但是作为戒网瘾专家的他,这些年来不知道忽悠了多少孩子家长,心理素质还是很过硬的。

下一秒,他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明白了,是我自己记错了,把孟教授记成别人了!我认识的人比较多,一不小心经常把人记混了!”

“记错了啊?可您刚才不是说过,平时都叫孟教授为‘鹤鸣教授’,连姓都不喊,肯定是很熟悉的人,才会这么称呼吧?这都能记错么?”张伟又补了一刀。

王治奇猛的一愣,他没想到张伟逻辑水平和抓漏洞的能力这么强,自己刚才的一句话,反而被张伟用到了这里,直接让王治奇的解释前后矛盾。

张伟毕竟是能考进体制内的人,逻辑能力是一流的。

考公考编的题目中,可从来不缺乏思维清奇考题,若是缺乏逻辑能力,不会找漏洞,很难考进体制内。

就比如有一题问你,桌子上有十根蜡烛,吹灭了四根,最后还剩下几根?

正常人思维是,十根蜡烛,吹灭六根,那肯定还剩六根啊!

想事情深刻一些的人会琢磨,十根蜡烛,吹灭了四根,那十根也还是十根,又没有变少,所以答案是十根。

但考公务员的人会首先会仔细审题,注意到“最后剩下几根”这几个字,然后开始分析:

十根蜡烛吹灭四根,那有六根还在燃烧,最后这六根肯定都烧没了,就只剩下之前吹灭的四根,所以答案是四根。

这题看着像是文字游戏,但实际上考验的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水平。

这种思维逻辑,一般人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肯定是不具备的。

而且考试的时间有限,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题的分析,找到正确答案,难度就更提升了一个层次。

张伟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了王治奇逻辑上的漏洞,然后一招借力打力,反而使得王治奇变得自相矛盾起来。

王治奇虽然是精神科医生,也算是要学历有学历,要文化有文化,而且还有二十多年从医的经验。

但医师的考试又不会去考思维逻辑,平时看诊也不会有患者询问十根蜡烛吹了四根最后还剩几根这样的问题。如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