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牛刀小试(2 / 2)

加入书签

”张伟回答道。

“给一个大学生,配上三个研究生做实验,这在我们清大,还是头一回。”顾校长话音顿了顿,接着道:“既然你决定了,那我就按照你的这个项目,向上级申报了!”

“谢谢校长,不过这个科研经费,具体什么时候能下来?”张伟开口问。

“急着做实验了?”顾校长笑着问。

“我巴不得明天就开始做实验呢!”

“没那么快,下周一开始,倒是有可能!”顾校长回答道。

“经费下周一就能批下来?这么快?之前不是说,最快也得元旦前后么?”

“经费哪有这么快!学校里还有一部分流动的科研经费,你要是急着做实验的话,我先让财务批给你一部分,让你把实验先做起来。等经费到账了,你再把这笔钱还上!”

张伟点了点头:“下周一也不错,要是我运气好,试验进度比较快的话,说不定年底经费来之前,就出成果了!”

顾校长则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做科研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科学是要尊重客观事实的,还是得按部就班的来。你也不要心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做科研,还是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

张伟又是了一番感谢,便告辞离开。

望着张伟离去的背影,顾校长脸上浮现出一缕淡淡的笑容。

顾校长其实并不看好张伟这次提出的项目。

正如之前孟鹤鸣所说的那样,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这个项目,研究的方向很多,是个大项目,而且并不容易出成果。

所以顾校长也没期望张伟真的能研究出来多大的成果。

顾校长甚至很希望,张伟的研究并不顺利,最终颗粒无收。

这倒不是顾校长心肠坏,而是他想借此机会,好好的磨练一下张伟的心性。

顾校长觉得,张伟这么年轻,就取得了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难免会心浮气躁,尾巴伸到天上去了。

对于科学家而言,这可是大忌!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想要得到一个科研成果,必须要按部就班,一步步的来,投机取巧显然是不可行的。

顾校长就是希望张伟经历过挫折后,可以吸取教训,真正的沉下心来去做研究,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最终成为国内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顾校长看来,为了让张伟这种级别的国之栋梁获得成长,花掉一两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当做学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顶尖的科学家,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能为国家培养出一个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花光整个清大的科研经费,也是值得的。

如果花钱能买到爱因斯坦的话,相信很多国家愿意为此倾尽国库!

……

离开顾校长的办公室以后,张伟也美滋滋的笑了起来。

他说年底经费来之前就能出成果,并不是说大话,毕竟他不需要重新研究,只需要按照论文上的内容,重新做一篇实验,然后将自己的实验数据再贴到论文上,就可以拿去发表了。

张伟这次抄的论文名称是: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核苷修饰的影响和RNA的进化起源。

这里面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是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就是张伟申请的课题。

第二个是核苷修饰的影响,这是在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框架下所产生的研究成果。

也就是说,通过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的研究,发现了核苷修饰的影响。

论文的第三个层面则是RNA的进化起源。

这三个层面最重要的,实际上是核苷修饰的影响。最终拿到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也是这部分的研究。

而张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最重要的也是去做核苷修饰的实验。

但是在报科研项目的时候,张伟可不敢提半个字的核苷修饰。

这要是明着说出来要做核苷修饰,等于是把走哪条路可以拿诺奖直接给亮明了。

张伟这边实验都还没做呢,先把路给指好了,万一有人提前跑上去了,那可怎么办!

所以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张伟只提了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的研究。

二十多种Toll样受体,谁知道张伟到底要研究哪个?谁知道要研究到什么程度?谁知道最后能研究出来多少东西?

单看这个研究课题,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会搞出一个诺贝尔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