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章 带钱带项目,就问你要不要?(2 / 2)

加入书签

oll样受体发来的信号以后,就会立刻启动自身的免疫系统,也就是说Toll样受体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这么说吧,Toll样受体在细胞的免疫系统中,就像是边境线上的哨岗,一旦发现有敌人入侵,便会立刻发出警报,让后方派兵抵挡敌人。”

“照这么说,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研究,应该是与免疫学有关系的?”顾校长马上明白过来。

孟鹤鸣点了点头:“主要是免疫学吧!当然如果有重大发现的话,其他方向的研究也会受益!”

“我们有没有进行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研究?”顾校长又问道。

“有是有,但是都比较片面,没有很细致。因为Toll样受体有二十多种,每一种能识别的病原体分子模式都不一样。它们有的能识别单链RNA,有的能识别双链RNA,有的则能识别非甲基化DNA,进入到详细研究阶段,会有很多方向,将会是一个大工程。

校长,您是知道的,这种有很多方向,而且方向还不明确的科研项目,费时费精力不说,还关键是不一定能出成果啊!每年的科研经费就那么多,实验室也就那么几间,肯定要将有限的资源,放在能出成果的项目上。”

孟鹤鸣顺带着抱怨了一番科研经费不够用。

顾校长没有理会孟鹤鸣的抱怨,而是直接问道:“如果这个课题,交给你们生物系来做,没问题吧?”

“哪有人嫌课题少啊!不过我们明年的科研项目,都已经排满了,实在是没有经费做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研究。”

孟鹤鸣的潜台词是,我不是不想接项目,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啊!

顾校长当然明白孟鹤鸣的意思,他马上说道:“经费的问题,不用你操心,这个项目有专门的经费。”

“有经费,那一切都好说!”孟鹤鸣接着问道:“校长,那这个项目交给谁来主持,您心中肯定有合适人选了吧?”

孟鹤鸣很清楚,既然是带经费来的科研项目,那肯定已经有了主持项目的人选。

顾校长直接指了指旁边的张伟:“这个项目,由张伟来做!”

“让张伟来做?”孟鹤鸣顿时一脸诧异。

虽然办公室里除了他们三个之外,也没有其他人了,可是当顾校长提出,要将这个项目交给张伟来做时,孟鹤鸣已经是大吃一惊。

“校长,张伟同学还是个大学生吧?今年应该是大二?能独立负责一个项目?”

“不是大二,是大一!”张伟笑着纠正道。

“你上学期不就是大一么?怎么这学期又成大一了?咱学校好像不准留级吧!”孟鹤鸣下意识的说。

“孟主任,您盼我点好行不?”张伟话音顿了顿,接着道:“我要是不读大一,怎么选你们生物系!”

“啥情况?你要来我们生物系?”孟鹤鸣脑子有些懵。

“老孟,全校好多院系可都在争抢张伟,现在他要去你们那,你还不欢迎么?而且他还是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去的!”顾校长开口道。

“欢迎,肯定欢迎!”孟鹤鸣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他没想到这种泼天富贵,竟然降临到了自己头上!

石墨烯是诺奖级成果,孟鹤鸣自然也非常的清楚,不过石墨烯这东西跟生物系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孟鹤鸣也从未有过争抢张伟的想法。

却没想到张伟竟然主动来了生物系,还带来个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的研究项目!

带钱带项目,就问你要不要?

这何止是天上掉馅饼,简直是连烤箱都一起掉下来了!

不光管你一顿饱,还管你顿顿饱!

“石墨烯跟生物科学,完全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研究领域啊!张伟同学,你怎么琢磨着来我们生物系?”孟鹤鸣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我对生物科学有兴趣!”张伟笑呵呵的说道。

“有兴趣归有兴趣,一开始就研究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这步子迈的有些大吧!要不要换个简单点的?”孟鹤鸣下意识的说。

正常生物系的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学的都是基础学课程,比如生物学导论、化学基础、植物学、动物学、实验技能等等。

诸如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等,都是大二大三的课程。

清大都是学霸,学习课程可能会领先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的确会接触到一些大二大三的内容。

但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去研究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抑制,这真的有些过头了!

别的不说,就那么多复杂的实验操作,你会么?

张伟看出了孟鹤鸣的顾虑,他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看来孟主任是对我没信心啊!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要不咱们去实验室走一遭?我实地操作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