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回国搞科研(1 / 3)

加入书签

王治奇曾经是一位精神科医生。

中国老百姓不像外国人那样,关注精神健康,所以国内精神科医生的收入并不算高,灰色收入也寥寥无几。

相比起其他专科,像是内科开药有提成,外科主刀有红包,精神科没手术不说,日常用药很多也是国家管制类的,想多开药都不可能。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的出现,却让王治奇发现了新大陆,那就是戒网瘾!

2001年,《传奇》这款游戏席卷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人沉迷其中,更有不少学生逃课通晓刷传奇。

很多学者也开始将沉迷网络游戏,说成是一种精神疾病。

既然有病,就需要治,王治奇这位精神科医生,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在接诊了几个病人之后,王治奇也意识到了戒网瘾背后的商机。

戒网瘾这件事,是真的挣钱,一个疗程两三個月,收费一万多,家长们还是趋之如骛。

要知道当时小城市里很多国企工人的月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

嗅到商机的王治奇,便开办了这家德育书院,专门给孩子戒网瘾。

戒网瘾学校的生意也是真的不错,今年还没过完,收入已经接近七位数了。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家长送孩子来戒网瘾,王治奇时不时的会向报纸投稿,内容都是网络游戏危害有多大;网络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网络游戏会毁掉孩子一生;上网是一种病,需要赶紧治疗等等。

同时他还会经常性的举办一些讲座,邀请家长过来,讲述戒网学校里那些沉迷网游的真实案例,基本上一场讲座下来,都能吸引几个家长送孩子过来。

如今,当王治奇看到张伟WCG夺冠的消息,竟然被当成为国争光的正面形象来报道,自然那是不能忍的。

这不仅仅是价值观的较量,更是生意经的较量。

必须要进行抨击!

“网络游戏成瘾堪比毒品,社会危机已迫在眉睫!”

王治奇写下这样一个标题,觉得好像缺乏针对性,于是他划掉了这个标题,又写下另外一个: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学业荒废、亲情破裂,谁来拯救他们?”

望着这个标题,王治奇还是不满的摇了摇头,这觉得这个标题,框架太大,没有点到主题,他又重新写了一个:

“网络游戏冠军?还是精神鸦片代言人?我们的青少年正走向毁灭!”

反复看了看这个标题,王治奇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标题看起来,足够的惊悚,也足够吸引人。而且还顺利的将网游与鸦片集合在一起。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耻辱的开端,老百姓对于鸦片这东西,肯定是非常反感的,只要给这个游戏冠军扣上个“鸦片代言人”的帽子,哪怕你是为国争光,哪怕你是为中国取得了突破,那你也是民族的败类!

然后王治奇提起笔来,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千多字。不仅直接将网游的比赛视为精神鸦片入侵,更是将张伟描写成为荼毒中国青少年的帮凶。

写完之后,王治奇便拨打了相熟报社编辑的电话。

王治奇的戒网瘾学校,也会经常的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所以他大小也算是报社的财神爷,财神爷要发一篇文章,报社自然不敢拒绝。

……

中午十二点半,张伟还在吃早饭,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看了一眼,竟然是国内打来的,区号显示是京城的电话。

“国内没几个人知道我在美国的手机号吧!”张伟心中暗道,然后接起了手机。

“喂,你好,我是张伟!”

“张伟啊,是我啊!”顾校长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

“顾校长!怎么是您啊!您怎么给我打电话了?”张伟心中默默的算了一下时间,此时的中国,应该是清晨的五点半。

“老爷子这么早给我打电话,不知道有什么事。”

想到这里,张伟开口问道:“顾校长,您那边才五点多吧?您要是找我,晚点打就是了。”

“年纪大了,睡不着了,不到五点就醒了!”顾校长接着问道:“在美国,生活学习还习惯么?”

“习惯,我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张伟回答道。

“饮食方面呢?美国人吃的都是西餐,天天汉堡薯条的,也没啥营养。即便是有中餐馆,也都是西式的中餐,左宗棠鸡之类的,也跟咱们中餐不一样!”

“真被您说中了,美国的饮食,真的比国内差了太多,东西不是炸的就是烤的,刚来时候还挺新鲜,时间一长,也就吃腻了!”

“我就说嘛,美国也没什么好待的,不如咱们中国过的舒服。”顾校长接着问:“那你有没有想家啊?”

“肯定会想家啊!人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能不想家么!”张伟笑着说道。

“想家的话,不如提前回来怎么样?”

“应该没那个必要吧,我这里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忍忍就过去了!”

顾校长却开口说道:“反正就剩下一个月了,还忍什么呀!早点回来就是了。学校给你定机票,买头等舱!”

“我来的时候可没有头等舱,咋回去的时候就有头等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