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抄书,其实很不靠谱!(求追读)(2 / 2)

加入书签

天八小时睡眠也就够了,十九岁的年轻人精神更好,压根不用睡足八小时。

这么算的话等于是每天要多睡六个小时,五天就是三十个小时。

睡觉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做,等于浪费了三十个小时的时间,与其这样的话,不如用掉十个小时的寿命,还净赚二十个小时。

而且张伟直接从魔鬼那里要来了电子版,这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否则将整套《死鬼吹灯》的内容打在电脑上,就得花费几十个小时。

回到家中,张伟将自己的U盘插在电脑上,里面果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文档,是《死鬼吹灯》的电子版内容。

“《死鬼吹灯》第一部是精尽古城,先用这个来试试水吧!接下来该找个有实力的出版社。”

找出版社可是门技术活,出版社的宣发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量。

张伟打听了一下琴海市本地的几家出版社,发现规模比较一般,销售渠道也不多,关键是对张伟爱答不理的!

那个年代的出版社,基本都是国营的,算是事业单位。既然是体制内的,就没有生存的压力,每年完成一些出版的任务指标,就有工资拿,至于出版物畅销与否,不那么重要。

找这种出版社,肯定是对你爱答不理的。哪怕你自费出书,还得低声下气求人家才行。

中国出版行业的体制改革,名义上是在2004年才开始的,中央决定除了人民出版社之外,其他出版社全都转型为经营性质企业单位。

但实际上文化体制改革的全国推广,是在2009年才真正开始的,新闻出版总署给出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版行业才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体制改革。

“看来还是得找商业属性强一些的出版社啊!”

张伟望向自己的书架,上面有几本韩寒的小说,都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