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人类高质量男性登场(1 / 2)

加入书签

八月下旬,京城的天气依旧炎热,夏季努力着拖延着最后步伐,不肯将余温褪去。

首都国际机场,张伟走下摆渡车,望了望远处的天空,那是一种淡淡的蓝,就像被稀释过的墨水,宁静而深远,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撒下,照在身上,有些炙热。

“这就是京城的味道了!”张伟深吸一口气,然后取了行李,直接前往出口大厅,然后找到了清大设在机场的学生服务站点。

为首的是一位戴眼镜的学长,张伟走上前去,开口说道:“学长你好,我是今年的新生!”

“欢迎欢迎!同学,欢迎来京城!”眼镜学长很和善,他接着问道:“同学是第一次来京城么?是一个人来报道的么?家长没有一起来?”

“是第一次来京城,我一个人来的,家长没有一起。”张伟开口答道。

“那好,一会我找個志愿者,带你去班车那里,班车会直接把你送去清大新生的报到处。”眼镜学长说着,拿出一张表格接着道:“同学,我得看一下你的录取通知书,登个记。”

“好的。”张伟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上去。

眼镜学长接过通知书,开始登记。

“姓名,张伟,专业,实验班!”

眼镜学长猛的一惊,抬起头来仔细端详一番,才开口说道;“张伟同学,你是实验班的?牛逼!你该不会是哪个省的高考状元吧!”

“运气好而已!”张伟腼腆的点了点头。

正常情况下报考大学时,同时也会选择相关专业,录取通知书上也会写上你被某某大学某某专业给录取。

但是清北这种级别的高校,却有个特权,那就是所谓的实验班。

清北的实验班,也是在教育部有备案的专业,学生可以直接以实验班的名义入学籍、发放录取通知书的。

这个实验班主要是为了方便清北抢夺优质生源所使用的。

比如某省的高考状元,暂时没想好报考什么专业,而清北为了防止生源被别的学校撬走了,就先用实验班为专业,发放录取通知书,等人到了学校,再慢慢选专业也不迟。

所以那些成绩最顶尖的考生,他们录取通知书上的专业写的也都是实验班,他们也拥有入校后再选择专业的特权。

高考状元这种东西,清大每年会收几十个,但对于一年只招收三千多人的清大来说,高考状元依旧是稀有动物。

眼镜学长望向张伟的眼神,瞬间就不一样了,羡慕中带着一丝丝的崇敬!

“张伟同学,你先休息一下,我找个志愿者,带你去班车那里。”眼镜学长将录取通知还给张伟,然后转身去找来了另一个年轻小伙。

年轻小伙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身姿挺拔,长相虽然不能说完美,但绝对也有八十分的颜值。

他皮肤干净,搭配上白衬衫、牛仔裤和运动鞋,放在人群中,也是能让女生眼前一亮的存在。

“叶浩天,这位张伟同学,也是实验班的!跟你一样,他也是高考状元呢!你带他去班车吧!”眼镜学长介绍道。

“张伟同学你好,我叫叶浩天,岭南来的。”年轻小伙露出了阳光般的微笑。

张伟眼神中的惊讶一闪而过,这身高可不像是南方小土豆。

叶浩天仿佛看出了张伟的疑惑,他接着说道:“其实我父亲是京城人,也是清大毕业的,只不过后来被分去了岭南工作。

我从小就是从岭南长大的,所以看着不像南方人。来,行李先给我吧,我带你去停车场,咱们学校的班车就停在那里。”

“谢谢学长!”张伟赶紧说道。

“不用叫我学长,我也是大一新生。”叶浩天笑着说道。

“我以为来接新生的志愿者,都是高年级学长呢!”张伟有些疑惑的说道。

叶浩天则接着说道:“我比你早来几天,先去了新生骨干训练营,训练营结束后,我就申请了志愿者。”

“新生骨干训练营?还有这东西?”张伟眉头一皱,心说这种好事怎么没有我?我这个高考满分连骨干都算不上?也太没牌面了吧?

叶浩天则接着解释道:“新生骨干训练营,是专门针对党员新生组织的。”

张伟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伸出了大拇指,对着叶浩天说道:“高中生就能入党,厉害!”

清大的新生骨干训练营始于2001年,最初是以学生党员为主,后来因为高中生党员数量大幅度减少,逐渐变成了以自主招生“领军计划”学生为主。

面对张伟的吹捧,叶浩天只是淡然的笑了笑,他仿佛是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

只听叶浩天接着说道:“张伟同学,你能进实验班,高考成绩肯定很不错吧?我听学长说,你也是高考状元?”

“叶同学肯定是岭南省的高考状元吧?”张伟反问道,对方都用“也”了,这点判断还是有的。

“我们那里考的是全国卷,今年全国卷的数学特别难,所以我只考了720分。你们那里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叶浩天接着问道。

“我们考的也是全国卷。”张伟开口答道。

张伟没有报自己的分数,叶浩天不能以为张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