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祖坟在喷火(2 / 2)

加入书签

陈国泰则马上说道:“张伟同学是理科生,搞文学研究才是浪费天赋呢!应该报考理工方面的专业,在这方面,我们清大所有的理工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我们北大的理工科专业,也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啊!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北大的四大疯人院,还是很有实力的。”黄安民开口道。

“清大的基础研究也不逊色,而且我们在应用研究方面,还更胜一筹!”陈国泰立马反驳道。

招生二人组你一言我一语,完全互不相让,各种介绍自己学校的优点。

张伟只是安静的听着,时不时微笑着应承几声。这一对冤家,较劲了几十年,要说谁比谁强,另一个肯定不服。

终于,陈国泰放出了大招:“如果张伟同学愿意报考莪们清大的话,专业随便挑是肯定的,如果觉得专业不合适,随时可以转专业,而且没有限制,可以跨系跨学院。”

对于高考状元来说,专业任选只是最基础的待遇。但是随时可以无限制转专业,可是一种特权。

清北这种级别的高校,转专业的门槛本来就很高,而且很多专业都还有限制,不是你成绩够好就能转过去的。

比如北大计算机系的“图灵班”,智能科学系的“智班”,电子信息系的的“信班”,你不是信息技术学院的,基本别想转进去。

再比如想转应用物理系,得先通过力学考试,光是这一个基本门槛,就能拦住不少学霸。

更何况这还是在2003年,各大高校转专业还没有制度化,想要转专业比未来更加的困难。

转专业不受限制,是实打实的好处,陈国泰率先从从介绍学校,转为诱之以利了。

黄安民也不甘人后,他马上开口说道:“如果张伟同学愿意报考我们北大,转专业也不会受到限制。除此之外我们北大还可以为张伟同学,提供保研的名额!”

“保研?就是不用考试,就能上研究生吧?”张爸爸一脸喜色的问道。

“是的,像是张伟这种优秀的同学,我们北大是很欢迎他在本校就读研究生的。”黄安民点了点头。

“研究生啊!咱们老张家不光出了个大学生,还要出个研究生!”张爸爸愈加喜上眉梢,就差把“报北大”写在脸上了。

在2003年,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研究生”三个字,的确是太有杀伤力了,让人难以拒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