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章 甄嬛传 年世兰7(1 / 1)

加入书签

甚至八爷还添了一把火,说皇上是弑父矫诏继位心里有鬼,所以登基后不敢住乾清宫,怕先帝的鬼魂大半夜来找他。

皇上听到流言急在心里,可是如今选秀都选完了,总不能把人又退回去吧?如果花钱选秀选了个寂寞,岂不是更要遭受天下人唾骂?

于是他不禁开始迁怒奉命操办选秀的齐妃和娴妃。

皇上现在对付不了老八一党,没法在他俩身上发泄自己的不满,便只能疯狂压低新人的位分。

可满蒙秀女就只有一位,皇上不敢得罪满洲大族和蒙古,这次他又没挖掘到纯元周边,汉军旗也没给他什么惊喜,于是汉军旗首的沈眉庄便成了常在。

但皇上无论如何都不愿刚登基就背负不孝的骂名,于是把一切都推到了太后身上。渐渐传言就变成了是因为太后的鼓动,皇上才不得不听从母亲的指令孝期选秀。

反正太后从来没有偏心过皇上,他们母子俩根本没有什么母子情分而言。

过去能和太后鼎立的三妃不是吃素的,乌雅氏的确有广泛的人脉,可其他三妃的身后站的也是包衣大族和满蒙勋贵。

她们在康熙朝之所以能多年相安无事,那是因为她们同为妃位谁也不比谁强,且她们即使深仇大恨也要相互配合,防止下面的低位妃嫔爬上来威胁她们的地位。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不是自己落败了,而是老对手比自己发达。

可如今凭什么她们当太妃,甚至新帝都没有升她们为贵太妃,连她们的儿子也受新帝频频打压,而乌雅氏却能当太后?于是三妃便私下联合起了爱新觉罗氏的宗室。

在宗正眼里太后再怎么厉害,那也改变不了她包衣出身的事实,何况如今他们已经抓住了太后的把柄,即使乌雅氏是新帝生母也无济于事。

甚至族老们不需要征求太后的同意,在他们一番商议之后,一向认为自己已经高枕无忧的太后就被打发去守皇陵了。

本来太后折腾孝期选秀是为了搞臭皇帝的名声,可没想到如今皇上没被怎么样,倒是把她自己给搭进去了。

而宜修作为乌拉那拉氏一族的女子,自然也是受到牵连被降为娴嫔并禁足了。

甄嬛刚刚被贬入包衣籍的时候,还没转变自己“甄家女儿”的身份,故常常摆出一副倨傲的样子,瞧不起那些包衣籍的女孩。

和甄嬛打交道的包衣大都是下五旗的。这些打女孩小伺候人,大多要么家境不好,要么是家中重男轻女的,早已习惯在夹缝中生存,也最会揣度人的态度了。

她们怎么会读不懂甄嬛的蔑视?可甄嬛一个罪臣之后又凭什么瞧不起她们?她们再怎么样好歹是家境清白的好女孩。

是泥人还有三分脾气呢!她们凭什么忍甄嬛一个罪臣之女的冷眼?何况甄嬛还是汉军旗的?于是甄嬛自做奴才起,因为她时不时的口无遮拦,可没少受明里暗里的挤兑。

甄嬛这两年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也没有穿过一件没有补丁的衣裳,受尽了她之前从没受过的苦,冬天的冻疮折腾一年都养不好,到来年又布满了新伤。

新帝登基后经年世兰一番运作,甄嬛被带进宫去倚梅园当差,在余莺儿手下做事。

余莺儿就管甄嬛一人,还特意被嘱咐了好好“招待”甄嬛。她一向是个欺软怕硬、把鸡毛当令箭的,怎么可能给甄嬛好日子过?

甄嬛没想到本就难过的日子,自她入宫后以后更是难熬至极、度日如年。

如今在繁重的差事和旁人的冷眼之余,甄嬛偶尔回想起小时候的日子,都觉得那一切仿佛就是黄粱一梦,甚至怀疑那些画面究竟是事实还是自己的臆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