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8章 第二扇时空门(1 / 2)

加入书签

陵寝内不仅有残余的守陵禁军,还有守陵太监。

经过审问得知,这三扇青铜门的钥匙只有大楚皇帝才有,刘升于是让侍卫暴力破锁。

青铜门上的青铜锁虽大,又坚固,却敌不过崋军工兵携带的钢锯。

连着用废几把钢锯后,三扇青铜门都被打开。

一队侍卫进入殿内排除了安全隐患后,刘升才进去。至于刘瑜,却是让他留在陵寝外面,以备不测。

主殿内部仿佛是熊氏宗祠,但供奉的却仅有大楚已故的列位皇帝牌位,然后便没有别的了,显得有些空旷,又有点古怪。

东偏殿中存放着用油脂密封保存的兵刃、盔甲上百套,鸟铳五百杆,虎蹲炮一百门,天威大炮十门。

右偏殿中也有物品,分两种,一是“书籍”,二是金银。

其中黄金有十箱,约十万两;白银有五十箱,约五百万两。

书籍以纸质书为主,其次竹简,再次石刻。

最里面却有一个颇大的青铜柜。

刘升大概查看了那些纸质书、竹简,发现大多都是些古籍珍本,还有部份则属于史书,或是讲述帝王心术、兵法权谋的书籍。

很显然,东西偏殿的东西多半是大楚皇帝为后世子孙“复国”准备的。

随后,刘升让侍卫用钢锯锯断那青铜柜的锁。

里面却是藏着一页页金书!

传闻中“金书玉册”乃是承载仙法的书籍,可实际上,只有佛道等宗教,为了不使经典世传,以金玉载之。

刘升大概翻看了柜子里的金书,发现并非“仙术”、“佛法”,而是大楚太祖熊明远所留遗书,正式称呼是《楚帝秘闻!

上面讲述的,正是楚太祖熊明远的神秘来历,以及遗留给子孙的重要信息。

正如刘升所推测的那般,熊明远本是明末一普通书生,赴考一次,连秀才都没能考上,只是个童生。

后来被裹挟入顺军中,为了活命,便加入了顺军。

然而其加入顺军不过一年多,大顺便经历了席卷北方、攻破京师、退出京师等一系列剧烈转变。

熊明远趁着本部溃散之际,回到家乡汝宁府,本意是脱离顺军,就此隐逸,以待新朝。

结果在天目山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山洞,进入山洞之后,遂有了穿越至金末、南宋的奇遇。

不过,熊明远所遇到的时空门似乎与刘升遇到的那一扇有所不同。

根据其在金书中描述,仅熊明远本人及其子辈可以通过时空门,来回穿越于明末、南宋两个时空。

他们可以携带死物穿越,却无法携带活物,更无法携带他人穿越。

这让刘升颇为意外。

他一直认为,这边天目山中若真有时空门,很可能跟他那边是类似的功能,甚至可能出现“无限套娃”的情况。

现在看来,显然并非如此。

"似乎,我所遇到的那扇时空门偏向空间穿越功能,而熊明远所遇到的这扇时空门更偏向时间穿越功能?"

刘升一时不解,便想从熊明远所遗留金书中寻找过更多秘密。

可惜看了几遍,都一无所获。

此时,距离石殿被打开已经过去大半天。

因为没有他的准许,侍卫们大多时候都在外面,并不敢在里面搜查。

刘升出来后,觉得那扇时空门必然就隐藏在这石殿内,多半是被熊氏以密室掩藏。

于是吩咐道:“仔细搜查这三间石殿,看是否有密室、暗道。”

“遵命!”

杨魁五应了声,当()

即将部分侍卫分为三队,搜查起三座大殿来。

约莫一刻多钟的工夫,主殿侍卫便发现了机关所在,并打开了一座密室。

刘升进去一看,果然瞧见了一扇残破古朴的木门,诡异地镶嵌在密室后墙上。

而在密室内,还摆放着香炉,又遗留有纸灰和已经腐烂成泥土的三牲。

见此,刘升不禁暗笑,大概猜测到是怎么回事。

多半这熊明远的后代也如他的一半,因血脉渐渐稀薄,到了第三代或第四代,便无法再穿过时空门。

然而,因这时空门确实存在,再加上大楚皇帝口传秘密以及金书所载《楚帝秘闻,使得他们知晓自家太祖的仙法。

遂年年于此烧香烧纸、供奉三牲,期望能重新获得太祖的仙法。

看了会儿,刘升便挥手道:“你们都退出去吧,杨魁五守着密室门口。”

“是。”

其他侍卫默默退出,只有杨魁五留在门口。

对与时空门,这些侍卫其实并不陌生,毕竟他们当初都是通过时空门到达北美那边的。如杨魁五跟随刘升多年的,更是不知穿越时空门多少次。

此前他们也曾想到,这边天目山中可能有个时空门,因此并没有太过惊讶、好奇。

待密室内没有了其他人,刘升才走近那木门,仔细观察。

这门也是残破的,只是不如他那一扇破得厉害,但还是能通过门上的破洞,隐约窥见另一边的情景。

然而,另一边却是黑洞洞的,连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