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 新顺王VS兴崋王(1 / 2)

加入书签

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闯军攻克济南府治历城。

崇祯十五年正月初八,李自成改兖州府治滋阳为“东京”,称“新顺王”。

随即在“东京”开府建制,大封文武。

以李岩为左军师,顾君恩为右军师,辅佐军务。

又拜衍圣公孔胤植为上相,牛金星为左相,来仪为右相,辅佐政务。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委派明降官喻上猷等为各政府侍郎,分管政务。

在所占领洛阳、开封、兖州、济南四府设防御使以统军事,设知府、知州、知县治理地方。

又封刘宗敏、田见秀为权将军,分领闯军前营与后营。封高一功为制将军,协领闯军中营。

封李过、袁宗第、高一功、刘芳亮为制将军,各领河南、开封、兖州、济南四府防御使之职。

此后,李自成发十数万大军向西,旬日间连克东昌府、大名府,天下震动!

······

正月十八。

汝阳。

崇王府。

刘升也称王了,名“兴崋王”。

因为很多文官武将身居要职,没法赶来,刘升干脆将典礼办得简简单单。

承运殿。

文官以李长文为首,武将以彭有义为首,加起来约莫有几十人,一起向刘升行天揖之礼(九十度深揖)。

“参见吾王!”

随即又是两次天揖,并齐声高呼——

“千岁!”

“千千岁!”

一位昔日崇王府的太监被叫过来充当司礼太监,待这一套流程走完,便一挥拂尘,高喊:“礼毕!文武归位!”

于是,几十位文武官员这才分列两边,整整齐齐地站着。

这套流程已经极其简化了,但刘升还是觉得虚得很。

所以,礼毕后他照着李长文找人写的“台词”讲了几句场面话,便匆匆结束了典礼。

将身上的“兴崋王”礼服换下,穿上一身常服,刘升便将李长文、彭有义等人叫过来议事。

过十五前才离开北美的章旷也以军务参赞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因为刘升去年称大元帅时,便已经开府建衙,如今升格为“兴崋王”,便无需为王府下辖各机构的建设操心——只是部门要稍微变下名字而已。

如原来的政事堂、军务堂,早已改名政务院、军务院,如今连名字都不用改。

王府下辖的中枢机构为“三院四处”。

即:政务院、军务院、都察院,秘书处、电讯处、情报处、通政处。

其他机构就不说了,通政处就相当于大明的“通政司”,专门负责沟通上下内外的,必不可缺。

至于这“三院四处”的下属部门,大多数甚至连名字都不用改。

因为刘升预估一两年内他就会称帝,到时候又要改,倒不如等到那时一起改。

如政务院,“三处十二司”中的三处依旧是:常务处、传达处、勤务处。

十二司则变成了:人事、财政、税务、民政、尚礼、审刑、工事、教育、交通、卫生、商务、巡警。

如农林鱼牧以及移民方面的事务,都归入了民政司。至于兵役司,则转给了军务院···

因为并非正式会议,刘升讲话就比较随意,“都说说吧,依如今的形势,我们崋部下一步该如何做?”

李长文道:“如今闯军占据了半个山东,若挥军南下,便将占据江北。到那时,闯军要与我们争夺江南可就容易了。

因此属下以为,我军下一步当尽快拿下江北,进而攻取南京。

若有南京在手,即便李闯占据了北京,我们在大义上也不差多少。”

彭有义道:“俺早就想往东打了。”

刘升看向章旷,问:“章先生以为呢?”

章旷道:“如今北方粮饷全赖江南、湖广、四川,今我崋部已占据湖广,若是再拿下江南,隔绝四川,北方无论是明廷还是李闯,都不能长久。

因此属下觉得,开春之后,我崋部可大军东出,一举拿下江北、江南!”

章旷没理由不支持崋部打江南。

他是松江府人。

若崋部拿下江南,他就不用背井离乡了。

也不用担心宗族受大明朝廷及地方官府威胁。

刘升看向殿中挂着的大明舆图。

明代广义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广袤地区。

但还有个狭义上的江南,即南直隶的江南地区。

所谓江北,一般指的是南直隶江北地区,即:徐州、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滁州、和州。

根据讯风卫的情报,江北虽然地方不小,但兵却不多,而且都比较拉挎。

如今刘良佐便算是其中最能打的了。

以崋部如今的兵力,分出一個师,就能横推江北地区。

他于是道点头,“既如此,咱们就商议下此番出兵的大概步骤···”

高层小会开完后,刘升便带着李长文、章旷一起视察汝阳的兵工厂。

“如今我崋部兵工厂主要有三处,一在确山、一在汝阳,还有一处则在舞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