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巡视各军,枕戈待旦!(1 / 2)

加入书签

刘升在汝阳处理了几日政务,便带着一个团的骁骑卫开始巡视各军。

先是南下,巡视红娘子所领的第十三独立旅。

该旅旅部在确山县城,其余部队分驻天目山、明港、遂平、泌阳。

再南下便是到信阳,巡视林有辉所领第十八独立旅——该旅主要驻守信阳、桐柏及义阳三关。

接着队伍折转向东,巡视杨和庆所领第一师驻守的光州、固始等地。

八月二十二,固始县城外。

杨和庆率领师部团级以上将官及固始官员,出城五里迎接刘升。

说实话,如果将刘升当做一方诸侯来看待,这个迎接规格并不算高。

但刘升见面后与杨和庆寒暄时,仍不禁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向不喜这些繁文缛节——耽误做事。

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只需在城门外迎接即可,不必搞偌大阵仗。”

“属下记住了。”杨和庆先应了句,随即却道:“大帅还是头回来此巡视,声势大一些,也好让固始百姓知道如今他们头顶上的天是谁。”

刘升听了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人难免会被环境和时间改变。

他不可能让所有下属都变成他想要的样子,也无需如此。只要能好好执行他的命令,便还是好下属。

进城后休息半日,刘升便在杨和庆等将领的带领下,视察了驻扎与固始的第一师师部,也即是如今的常备军第一旅旅部。

距离七月初刘升发出“设师扩军令”已经过去近两個月。

杨和庆如今又颇善治军,因此刘升巡视的常备军第一师各部,乃至眼前的师部队伍,都表现得不错。

装备如何且不说,单就将士表现出的纪律和精神面貌而言,便比刘升见过的所谓明军精锐、闯军精锐都强出一大截。

说起来,崋部训练出这些义军将士也没那么难,做到三条基本就可以了。

一,足食足饷;二,将官以身作则,严明纪律;三,安顿军属,战后抚恤到位,使将士无后顾之忧。

这三条说起来简单,当今天下却几乎没有其他军队可以做到。

闯军等其他农民军是没有饷银的,且其中大部分人饭都吃不饱,剩下两条更不用说。

明军虽然有粮饷,可从来都拖欠着,鲜少足食满饷。后两条也不用提,根本做不到。

倒是建奴军队,靠着八旗这种的兵民合一、以军事贵族为核心的特殊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靠近上述三条。

崋部义军却是满足了上述三条。

此外,崋部还有军政员教将士识字学算,让将士们明白为何而战。如此,便能让将士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管能动性。

另外,当军中将士识字会算的比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军队的战斗力便会有质的变化。

虽然目前崋部大多数部队都还达不到这一标准,却在努力地向该目标靠近。

至于说武器装备——今年崋部又在汝阳建立了兵工厂,因此火器等兵甲的产能都提高了很多。

以常备军为例,披甲率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

各部火绳枪装备率也都超过了十分之三!

如果以亲卫军为例的话,那便是铁甲装备率百分之百!火枪装备率十分之七!

再对比外部闯军、明军的装备,刘升如今对崋部义军的战斗力充满了信心!

巡视完军队后,刘升在杨和庆大帐中开了个军事小会,说起秋收后进取湖广的事情来——

“秋收之后这场大战,我们崋部至少要全取湖广的江北地区!

到时候我会率领亲卫军与第三师汇合,沿汉江进军,先下承天府,再取汉阳府。如果有机会,还要过江夺取武昌府。

到时候第四师会派出两个旅,一个旅由枣阳攻入德安府,另一个由均州进入郧阳府。林有辉领第十八旅也会由平靖关攻入德安府。

至于黄州府,就交给你们第一师了——这次大战行动一定要迅速,不给明军聚集起来抵抗的机会。明白吗?”

杨和庆听完,迟疑着问:“那第一师原来的防务都交给地方警备军、民勇吗?”

“警备军、民勇肯定会承担一部分防务,不过像霍丘、固始、商城这种军事要地,到时候第二师会派部队来换防。”

“属下明白了。”

一旁军政员成诵则道:“以往我们攻占一地后......耽误时间。一座城池至少也需要两天。

要算上编练民勇营的时间,起码要在一座城池耗费五天以上。

此番大战若是求快,咱们在攻取一座城池后,是不是不必急着搞?”

刘升笑着点头,“不错,既然求快,肯定是没法了。

那些劣绅恶霸一时半会儿也跑不了,我们可以等冬季战局稳定了,再在新占地区搞。

帮助我们获取民心,增强当地义军将士对我们崋部的认同感。”

说着,刘升又看向张谷英。

这次军事小会,主要是第一师的师、旅级将领参与。

七月初的扩军中,张谷英被调任为第一师第二旅旅长,也算是升职了。

并且顶头上司是杨和庆这个老兄弟,他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