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我们不一样(1 / 2)

加入书签

吴兴有的头疼,这让自己怎么好好读书?

想了想,吴兴干脆自己看了起来。

自己因为穿越的原因,记忆力增强了不少,虽然没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是多费一些时间,把四书五经这些背下来,倒也不难。

古人又不考数理化这些,主要的还是文科。

而既然是文科,记忆力好,无疑有很大优势。

虽说考科举不是死记硬背就行了,还要才思敏捷,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但是吴兴读书也不是非要考科举,而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想到这里,吴兴低下头,自己看起了书。

眼睛余光却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高阳秘史。

犹豫了一下,吴兴拿起高阳秘史,翻开看了起来。

看了一小段,果然和他之前想的一样,根本不是什么书籍,而是那种艳情话本。

所谓的高阳秘史,说的就是唐朝高阳公主,和唐僧的徒弟辩机私通的故事。

吴兴看了一会,就索然无味的放了下来。

看不懂…

这种小说竟然还用文言文,写的还很复杂隐晦,前身虽然读了几年书,却也只是识字罢了。

如今吴兴又有一个发奋读书的理由了。

当然了,他读书并不是为了欣赏这种书籍,而是准备用批判的眼光来看看。

想到这里,吴兴放下高阳秘史,拿起《大学》看了起来。

朱夫子领读了一段,便开始讲解其中的意思。

或许因为认真的原因,一堂课没什么感觉就过去了。

在齐衡这个班长的带领下,众人起身行礼,道了声恭送夫子,朱夫子就拿着书离开了。

“三郎,怎么样,书好看不?”胡六郎走了过来,冲着吴兴挤了挤眼。

吴兴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说道:“都说了我要用功读书,哪有功夫看那种书。我上课的时候可一直在认真听夫子讲课呢。”

“不是,你来真的啊?”胡六郎惊讶道。

刚走过来的刘青宁听到吴兴的话,搓了搓手道:“三郎,既然你不看,把书给我看吧!”

吴兴没好气道:“看什么看,不是说好了要一起用功读书的么?别以为我没看到,你上课没多久就睡觉了。”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一点都不假。

要不是他心智坚定,看的学堂上大多数人都在睡觉,他怕是也想睡觉了。

难怪原身不爱读书,贪玩是一回事,怕是也有从众心理。

毕竟前身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家世优渥,没有压力,看到别人都不努力,怎么可能去用功读书。

或许这也是科举盛行后,世家消失的原因。

按道理来说,即便科举盛行,那些身居高位的文臣,完全有能力为自己儿子铺路。

更何况古代还有荫封制度,文臣五品以上,子嗣也能得到荫封。

理论上来说,依然可以诞生新的世家。

然而实际上却是富不过三代。

那些世代簪缨的人家也算世家了,但实际上影响力并没有唐朝之前的世家大。

除了大量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入仕,让世家不能对官场垄断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后辈不争气。

靠着祖宗遗泽,一些家族或许能代代有人为官。

但是自身能力不足,难以登上高位。

像吴兴这样的勋爵子弟,从小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睡觉都有丫鬟提前把被窝暖好,哪里吃的了读书的苦。

难怪大宋立国百年,读书的勋爵子弟那么多,却没一个能考中进士的。

“三郎,这也不怪我啊,那朱夫子讲课跟寺庙和尚念经一样,我一听就犯困。”

刘青宁嘿嘿一笑,说道:“你只要把那个书给我看,我上课的时候保证精神。”

吴兴:“……”

这样的精神有屁用。

“一边去,再说了,你看的懂么?”吴兴没好气道。

看样子自己的改造计划失败了。

但是有这两个卧龙凤雏烦他,即便他再用功,怕是也要受两人影响了。

“字我是不怎么看的懂,但是有画啊。”刘青宁说道。

吴兴:“……”

靠,有些草率了,没想到竟然还是带画的,早知道自己多翻翻了。

想到这里,吴兴有些郁闷的起身,拿起那本书,往外面走去。

“三郎,你干嘛去?”

“上茅房!”

“上茅房你拿书做什么?”

“擦屁股!”

“……”

……

快到第二堂课的时候,吴兴神清气爽的回到了学堂。

“三郎,我的书呢?你该不会真的拿去擦屁股了吧?”

胡六郎还以为吴兴之前是说笑,带书是为了躲在茅房看。

结果吴兴回来的时候却两手空空。

“不然呢?”吴兴摊了摊手。

作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怎么可能留下这种对身心健康不好的书籍。

他用批判的眼光把书中带的画看了一遍,就把书给毁掉了。

“那可是我花了五两银子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