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 盛家四兰(1 / 2)

加入书签

吴兴却留意到了这一幕,心理暗笑。

不愧是王大娘子,但凡稍微有点城府的,都没有上赶着去推销自己女儿的道理。

别说吴大娘子这次上门是为了相看,就算是平常闲聊,人家夸赞自家孩子,都会谦虚几句。

盛老太太见到王大娘子的表现,脸色也是一沉,不过很快就转变了过来,转移话题道:“三郎年纪不大,如今应该还在读书吧?”

“他哪是读书的料,在国子监混日子呢。”吴大娘子说道。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在历朝历代都很有地位。

然而大宋重文轻武,对文官很是优待,为了安抚勋爵,虽说在权利上有所限制,但是在别的方面比文官并不差。

文官五品以上,子嗣就可以进入国子监进学,却有名额限制。

而勋爵人家,却没有这个限制,无论嫡子庶子,只要年龄符合,都能进入国子监进学。

因此国子监内勋爵子弟众多,对国子监的风气影响不小。

如此一来,很多人宁愿让自家子嗣上私塾,也不愿送去国子监。

生怕被这些勋爵子弟给带坏了。

这就导致宋朝国子监的地位并没有别的朝代那么崇高,反而有混日子的说法。

“吴大娘子说笑了,我看三郎英姿不凡,未来必有一番做为。”盛老太太笑道。

不管怎么样,刚刚的尴尬总算是化解了。

没多久,房妈妈领着几个人走了进来。

领头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内着孔雀纹浅绿色交领长裙,梳着双鬓,并没有过多的首饰,只佩戴了一支步摇。

“这应该就是华兰了吧。”吴兴打量了一眼,心里暗道。

华兰并不是那种咋一看让人很惊艳的女子,却也不算丑,认真说起来,应该算是那种耐看型的。

吴兴稍微打量了一眼,就看向了她身后的几人。

若是能成,华兰未来就是他嫂子了,一直盯着也不合适。

华兰身后则是两男三女,其中年长的是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

少年年纪不大,长相却颇具威严,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少年老成之感。

另一个则和吴兴差不多年纪,进门后就四处偷偷打量。

剩下的三个小姑娘,看着都六七岁大小,或许有些紧张,三人跟在后面,微微低着头,没敢乱看。

吴兴从年纪可以分辨出盛长柏和盛长枫兄弟,但是墨兰如兰和明兰就有些分不清了。

不过从三个小姑娘的站位还有衣着,他大概能够猜测出最右边的那个应该就是明兰了。

虽说三人都是经过精心打扮的,但是相比较前两个,最右边的不管是衣着还是打扮,都相对要朴素很多。

“见过祖母,父亲母亲。”

华兰带领弟弟妹妹,先是向盛老太太和盛纮夫妇行礼。

盛老太太笑着摆了摆手,道:“这位是汴京来的吴大娘子和她的侄儿吴家三郎。”

“吴大娘子安好,吴家弟弟好。”华兰领着弟弟妹妹行礼道。

吴兴连忙起身回礼。

“好好好。”

吴大娘子从华兰进门后就一直打量华兰,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

“行了,华兰留下陪我们说话,你们这些小的留在这也拘的慌,领着三郎出去玩吧。”盛老太太摆手道。

“是。”

盛长柏是兄弟姐妹中除了华兰最大的,又是嫡长子,闻言应了一声,看向吴兴,拱手道:“吴家弟弟,我领你出去转转吧。”

“那就麻烦盛家哥哥了。”

吴兴起身拱手谢过,冲盛老太太和盛纮夫妻行了礼,随盛长柏出去了。

盛长枫和三兰则是跟在后面。

因为不怎么熟悉,出门后气氛有些尴尬。

盛长柏虽然性格内敛,沉默寡言,但并不是那种书呆子,自然不好冷落吴兴,主动开口道:“因为我家所住是官衙后宅,宅子不大,也没有什么好逛的,不如我带吴家弟弟去扬州城游玩一番吧。”

“盛兄客气了,在下吴兴,小字子玉,盛兄唤我表字即可。”吴兴笑道。

他和大哥吴林都有表字,大哥字子杰,他字子玉。

一般来说,古人二十而冠,举行冠礼后,才会取字。

不过大多数早早的便会由老师或者长辈赐字。

前两年吴忠请了一个大儒替吴林取字,顺便帮吴兴也求了一个。

“温润如玉,好字。在下盛长柏,小字则诚。这是我三弟弟长枫,尚未取字。这是我四妹妹,五妹妹和六妹妹。”盛长柏介绍道。

古代女子闺名,是不会告诉外人的。

像电视中那种,见面后,说请问姑娘芳名,在古代是不存在的。

女子谈婚论嫁的时候,三书六礼中,就有一礼是问名。

因此盛长柏介绍三个妹妹的时候,并没有提名字。

“见过长枫兄,见过三位妹妹。”吴兴拱手道。

其实刚刚盛家兄妹几个进去见礼的时候,长辈就该介绍了。

不过今日所谓的拜访,只是一个由头,主要目的是华兰。

他们不过都是陪衬,因此并没有介绍,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