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44 皇后,朕替你认了个弟弟(1 / 2)

加入书签

见朱祁镇摸着毛绒绒的小鸡崽,面色和缓,林钧又笑道:“没想到皇上年纪轻轻,已经有这么多孩子了!”

二十二岁,三子二女!

这要是在后世,得是多炸裂的事情,必上头条!

朱祁镇愣了下,是啊,出征前,见湜刚刚出生,他还认为是大喜之兆。

袁彬叹了口气:“臣也有些想家里那小子了!”

“那小子别的都好,就是最近开始习武,老是生病——”

袁彬的声音嘎然而止,若有所思。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哈铭大笑着拍着他的肩膀:“老袁,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袁彬眉头紧锁,咬牙道:“看来我也得学学父亲,没事儿就杀个回马枪!”

说起来,那小子每次生病,老父都守在床前,害他根本就不想靠近!

现在想想,分明有诈!

最过分的是他老子,当年待他,可不是这样!

袁彬心中一顿咆哮,祖父是亲的,孙子是亲的,就他是个送货的呗!

哈铭笑道:“我家那小子也是样样都好,就一点,贪吃!”

他忽看向了林钧,嘻笑道:“大师兄做饭这么好吃,不如让我家那小子,认你做干爹吧!”

林钧笑嘻嘻地应了下来,大凡厨子,就没有不喜欢吃货的!

眼见气氛轻松,林钧趁热打铁,继续给小朱同学找事做:“皇上,给娘娘写封回信吧!”

朱祁镇一怔,林钧已把笔塞进了他手中,三两下铺好了纸张。

朱祁镇凝神半天,不知从何下笔,他心中对发妻钱皇后很是爱重,可要宣之于口——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林钧小声提点:“娘娘最是担心皇上的饮食起居,不如就写一写衣食住行吧!”

衣食住行?

朱祁镇立刻有了思路,提笔写了起来:

梓童,见字如面。

朕的衣服匆匆只取了几件,幸而有忠臣刘公公随侍,两日一洗,还算干净整齐!

朱祁镇写信,几人都不由凑了过来,刘监正一张脸笑开了花,腰杆挺得笔直——

没错,现在,他,尚膳监刘监正,兼任浣衣局掌印!

可惜了,刘监正灰溜溜地瞥了林钧一眼,最位高权重的司礼监秉笔,叫这厮得了!

朱祁镇已是继续写了下去:

前几日,钧哥儿做了果茶捞,味道极好,引得瓦剌的伯颜王来吃,连声叫好!

又吃了拉条子,就是面扯成条,再以茼蒿翻炒,配上陈年老醋,味道绝了!

还做了疙瘩汤,放了鲜蘑和青菜,配上炸的香酥的小咸鱼,朕足食了三碗!

朕还吃了刚出锅的馒头,香气四溢,闻之口涎不止!

……

朱祁镇的笔一顿,等等!

这么一看,他吃的,好像相当不错啊!

记得以前在宫里,每到了饭点,都有一种吃亦可,不吃亦可的感觉,就算吃,也不过三五口,就让人撤下去了。

朱祁镇:“……”

他竟然比在宫里吃的还舒服!

朱祁镇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震惊了下,深深地看了林钧一眼,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他的御厨,非这大徒弟莫属了!

朱祁镇缓了缓,写到了住的方面:

头几日有些冷,幸有袁侍卫解衣为朕暖脚,袁彬真忠臣也!

皇后若有暇,不妨替朕多探其宅,听闻其子多病,可遣御医诊之!

袁彬这个万箭穿心的要紧关头,都不带皱一下眉头的铁汉,瞬间动容:“皇上!”

朱祁镇摆了摆手,意思不值一提,写了袁彬,自然哈铭也要提上一嘴:

另有勇士哈铭,多次为朕顶撞瓦剌王,家中幼子素爱美食,皇后可常赐宫中点心。

哈铭立刻眉开眼笑。

朱祁镇已经不需思考,下笔越发顺畅:

后得了大同守将送来的几床厚棉被,香且软,如在云端。

白日以被围腿,坐在马车中,看车外田野风光。

夜晚居于帐中,看帐顶月光倾泄。

出入皆有马车代步,虽不如御驾沉稳,幸而有诸忠良相伴,并不寂寞。

朱祁镇笔一停,吹了吹上面的墨迹,从头看了一遍,忽然觉得,自己这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刘绍却突然道:“皇爷,您提了阿父,提了袁侍卫和二师兄,独独没有大师兄!”

“臣以为,不公!”

刘监正立刻一个巴掌拍到了刘绍脑袋上:“你个浑孩子胡说什么!皇爷写家书,轮得到你来管吗?!”

一句家书引得朱祁镇心中一动,他抬头看了林钧一眼,后者的视线正落在他手中的信上。

看上去,很是羡慕。

朱祁镇记得,林钧说过,他本是孤儿,早早从军,是为了混口饱饭。

朱祁镇沉吟片刻,突地开口道:“钧哥儿,你也来写信吧!每日的起居注,写不了多少字,正好写信来练练字!”

林钧正沉浸于朱祁镇,对其所做美食的夸赞中,还没反应过来,满脑子都是连声叫好,味道绝了,口涎不止!

这可是吃着最好食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