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纸上谈兵,空无一用(2 / 3)

加入书签

,泓轩帝能够到国学宫来,绝对不可能是世家子弟,极有可能是云国的皇室中人,否则也不会有两个进士随身保护。

“在下失礼。”

武向文急忙道歉,不管是皇族也好,达官贵人也罢,他都不愿意稀里糊涂的得罪,以免让自己惹来灾祸。

“不妨事。”

泓轩帝摆了摆手,区区一个武向文,还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

他今天来国学宫也是想了解一下国学宫的精英学子如何看待西域战况,以及他们对朝廷决策的看法。

金銮殿上的辉煌,很容易就能蒙蔽圣聪。

所以要经常到外面走走,体察京城民情,读书人和百姓对朝廷的评价,和他们对待外敌的态度,才是泓轩帝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

“虽然小公子言之有理,可武某还是认为云国虽有能力收复失地,却还是不足以荡平草原族。”武向文坚定道。

“你似乎很了解朝廷,那你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兵部还有多少军队么?”泓轩帝询问。

“这个嘛……”

武向文脸色微微一变。

“如果你对朝廷一无所知,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蛊惑人心的话,这样的罪过无异于是在制造内乱,更无异于是阻挠燕王率军西下。”泓轩帝目光一凝。

“非也,武某只是就事论事,从大局方面考虑,不希望云国走错一步棋,更不希望朝廷把对抗蛮族与匈奴的钱粮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武向文倨傲道。

“兄台莫非认为打下草原族,是在浪费朝廷的钱粮?”

“打下草原族确实可以,但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国库的银子一旦超出,就算成功打下了草原族也难以对抗蛮族与匈奴。”

武向文对自己的分析自信满满,颇有大将之风。

“足下之才可比三国之马谡,听起来道理条条,实则是纸上谈兵,空无一用。”

泓轩帝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颇为失望的神情。

三国时期的马谡可谓是饱读兵书,诸葛亮对其非常器重,命其驻守“街亭”。

奈何马谡恃才傲物,自以为有将帅之才,不懂屯兵布局,被敌军有机可乘,以至于失守街亭,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世也笑称马谡只会“纸上谈兵”,说起大道理来一堆又一堆,可真要去实践操作的时候却屡犯错误。

泓轩帝将武向文比作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可谓是骂人不带一个脏字,简直就是在侮辱武向文的文名。

实际上泓轩帝也是真的失望,大名鼎鼎的国学宫里面,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只懂得理论的学子,而他偏偏还是贤王党的人。

贤王党之下怎么尽出一些酒囊饭袋?就没有几个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吗?

“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污蔑我……”

武向文心中愤怒,可当他看到那两个进士犹如侍卫一般站在泓轩帝两侧时,只能是被迫隐忍了下来。

在不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情况下,武向文只能是被迫忍让,他预感自己似乎是得罪不起眼前之人。

其他的学子纷纷哄笑,连一个年轻的学子都认为武向文只会纸上谈兵,传出去绝对会成为学子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你若是有真的本事,就跑到前线去杀敌,哪怕只是当一个出谋划策的参将,也总比你在这里‘指点江山’要强得多。”泓轩帝说道。

武向文严肃道:“武某成进士修炼出儒道古剑之后,必定前往边关杀敌报效国家,但是在此之前,武某还需要多多学习。”

“等你成进士之后,就不一定有立功的机会了。”

泓轩帝这句话又是暗讽,等武向文成了进士,只怕国家早就打完了仗,还等得到你去立功?

成为进士再去杀敌,只不过是一种躲在后方,继续制造各种不利于泓轩帝谣言的借口罢了。

“你……”

武向文听出了弦外之音,心里更是恼怒,眼中恨意十足。

“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如此欺辱我?你到底是何居心?”武向文质问起来。

“我只是看不惯你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已,像你这种货色只会给贤王招黑,根本不配当国学宫的学子。”

“我不配?哈哈……笑话!我武向文也是光明正大考入国学宫的天才,你说不配就不配?”武向文被气笑了。

“没错,我说你不配,你就是不配。”

泓轩帝轻蔑地看了一眼武向文,转身离去。

“好大的口气,你也就只会取笑别人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武向文很是不服地说。

泓轩帝走远之后,小声的吩咐身边的进士:“你们暗中调查贤文社,若只是文名之争则不必理会,倘若是在蛊惑人心制造内乱,立即捉拿交由刑部议罪。”

两个进士暗自心惊,刑部是贤王治理的部门,若是贤文社真的在搞事情,一旦被抓到刑部议罪,场面别提有多么尴尬。

贤王的官员审问贤文社的读书人,自己人审自己人,简直就是在诛心。

“皇上放心,臣会派人搜罗证据,只要抓到贤文社的把柄就将他们连根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