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有效距离(1 / 3)

加入书签

回到宿舍冲了一把,刚提着脸盆,趿着拖鞋,在走道上就遇到正在往回奔的陈西一行人。

“班长,水房有人吗?”

“空的。”

“速度。”

几个人风驰电掣,扔了书包,抱着毛巾、脸盆就冲了出去……

秋火明摇摇头,带着笑意回到宿舍。

翌日开始,他就要正常上课了,闲散了这么久,再次回归教室还有些不习惯。

好在第二节课就是实验课,秋火明拉着宿舍里的几个室友组成一個小组,临时又被老师塞进来俩个人,一个就是罗锦绣的弟弟潘锦城,另一个就是文艺委员张春花。

《天线》这堂课也是重点,这时候的天线课程是作为单独的专业课列出来的,后世很多把它跟微波技术合并了。

像《模拟电路》这些课程还没开设,这不是大一学生当下所能理解、掌握的。

对于实验课,大家都喜欢上,一来可以活动,二来,动手的话能直观的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徐老师在实验教室外听了一会儿,里面时不时传来的哄堂大笑,让他禁不住也笑了起来,他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实验课是绝对有必要存在的,不仅如此,还要加大力度才行,学无线电的就不能死读书,脑子要活,学以致用才是根本。

无线电系,这回一次性拦截了两位喝了洋墨水的老师,这对整个系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徐老师没在这里久留,转身往办公楼方向走去。

他沿着长廊,挨个检查这些办公室的布置进度,这两层都是自己系的办公场所,眼下系里正在招兵买马,自然要将一些空置的办公室重新装修一下。

再加上,有些老师不喜欢跟其他人共用一个办公室,他能解决的也尽量解决。

这些都是人才,好在大多数人都是简朴惯了,对办公环境要求不高。

还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听到了黄希德语速很快地在飙美式英语,徐老师的英语不太好,仔细听了才知道他是在跟人辩论。

他摇了摇头,心想,这两人一碰头,那肯定是要争执的。

门是虚掩的,他敲了敲门,没反应,他这才伸手将门推开,一眼就看到了,黄希德跟一位年轻的女青年,正争论的面红耳赤。

“哟,这又是在争论什么话题?连我敲门声都没听到……”徐老师打趣道。

女青年叫张睿,籍贯港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她跟黄希德早年在美丽国就已经结识,回国时恰巧也在同一个航班,按理说,这两人应该很能谈的来,没想到,他们因为彼此的学院之争,就没好好说过话。

一见面就是针尖对麦芒。

这间办公室是给张睿的独立办公室,可想而知这次是黄希德主动找茬。

张睿闻言扭头看向徐老师,“徐主任,见笑了,我可没打算跟他争执,我还在备课呢。”

黄希德推了一下眼镜,冷静了下来,“不好意思,我们就一个课题讨论到现在,本来我是想来问Rena一些意见的,到后来反而成了我的辩论……”

张睿大概有些惊讶对方会道歉,她撩了一下散落在前侧的长刘海,“都是为了工作,我没有介意……”

徐老师这才点点头,“必要的争论也是为了更好的进步。”

紧接着他又问道:“小张、小黄啊,在这里还待的习惯吗?”

黄希德笑笑,“除了这里的厕所,其它我都挺习惯的……”

张睿附和道:“一样一样,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不会影响到我的工作。”

徐老师笑道:“那就好,要是生活或者工作上,有任何的困难,都尽管跟我提……”

等安抚好两位,他这才施施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黄希德跟他前后脚回来。

“呼……”黄希德先是长长地呼了口气,他眼下是临时待在徐老师的办公室,他的待遇跟张睿一样,都是独立办公室,就跟张睿门对门,只是,那间办公室还没弄好。

有他在这里,徐老师连香烟都不抽了,所以这几天,他时常外出,逮着机会,就来一根。

听到他在呼气,徐老师笑道:“年轻人,就是有活力啊。”

黄希德拉开椅子坐了下来,“30而立,我已经老了。”

徐老师瞥了他一眼,这人中文学的不全,经常语出惊人,不过也不能怪他,没有中文的环境,他能把中文说得这么溜,就已经是有天分了。

“徐主任,院长去参加纽约的世博会,回来了吗?”黄希德问道。

“看不出,你还挺关心这些事情的,快了,也就这几天了。”

“当然关心,我看过报纸了,中国馆的布置相当可以啊。”

“这次刘院长他们是带着任务去的,等他回来,我们开一次研讨会。”

“好嘞,我也想听听他的见解。”

黄希德想了想问道:“上回那位秋火明,他的论文到底是什么内容?我实在是好奇,他才大一,会有什么可写的……”

徐老师笑道:“过几天就能看到了,等杂志发下来,我第一个拿给你。”

“还有,他也是你的学生,你们可以交流一下,这小子的思路跟常人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