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实验田(2 / 3)

加入书签

粥,禁不住赞道:“好鲜啊!”

粥里撒了细葱、姜丝,还淋了几滴香油……

秋火明点点头,这年头的鸡可都是走地鸡,纯天然、无污染。

“这米也好,有米的香气……”秋火明喝了一口热粥,忍着烫说道。

“这米就是我们孟老师种的。”李晓粤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杂交水稻?”秋火明对这一行不懂,但是有看过相关的报道。

“哟,你也知道。”

李晓粤吃了一口排骨,满意地叹了口气,“真的,吃过我师娘做过的饭,都不愿意去食堂了。”

“师娘?她怎么会在这里开大排档?”赵嘉敏不解地问道。

“这房子原本是我老师租下来,后来我师娘也回城了,她是农村户口,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工作问题,原本想着让她到学校里做事,学校有家属工,但是她说她没文化,怕在学校里丢我们老师的脸……”

“后来干脆就在这里搞了个大排档,本来只是想糊个口,没想到,这生意还做起来了,我师娘的手艺好,性格也好,大家都夸她呢。”

李晓粤正说着,厨房间走出来一位跟郑阿姨模样有几分相像的女人,她年纪较轻,头发夹在耳后,系着围裙,两只大辫子垂在胸前,看上去很是朴素。

“师娘!”李晓粤慌忙站了起来。

师娘笑了笑,“别拘束,你们吃,不够我那还有……”

“很少见你带人过来吃饭,我特意来看看。”她笑眯眯地打量着在场的几个人。

“师娘。”秋火明几个人忙叫道。

她冲着李晓粤眨了眨眼睛,“我去后屋,有啥需要的,就喊我……”

“好嘞,师娘你去忙吧。”

李晓粤恭敬地将她送走了,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秋火明等她坐定了,这才问道。

“有个袁顾问,他在湖南农学院,搞了几篇论文,孟老师就是根据他的这篇论文,发现了几株不育株……”

大概是说到了她的专业,李晓粤顿时滔滔不绝了起来,略有些平凡的面孔上,多了些神采奕奕。

张松原本有几分看她不顺眼,此刻有了些改观,他是农村来的,知道粮食的增产意味着什么。

“那……”张松犹豫了着问道:“可以在农村全面推广了吗?”

李晓粤摇摇头,“哪有那么快,一个新品种出现,都要先放在试验田里,收集数据……”

几个人的话题慢慢地转到了说起农村的现状。

秋火明咳了几声,此刻过了饭点,这附近倒是没有其他食客,但是不保证会被有心人给听到。

“多说一些好的事情吧,我看好杂交水稻的未来,说不定,以后我们都得叫小小为李教授了!”

李晓粤嘴角上扬,露出白牙,“我才上大二,早着呢!”

“你跟甄欣是同学,应该都是城里人啊,怎么会来学农?”张松不解地问道。

李晓粤摇摇头,“莪是农村上来的,我在附高住校,甄欣是城里人,就住在海印桥附近,平时她对我挺照顾的,我们关系一直很好……”

“我家里人不让我学农,她们觉得我是农村人,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了,又当回了泥腿子,说出去不好听。”

“这回,我给她们带了那么多好看的衣服,希望能堵住她们的嘴……”

李晓粤忧愁地夹了一块排骨吃了一口,眉眼亮了,“好吃,你们快吃,别浪费了……”

秋火明顺从地吃了一口排骨。

接着提议道:“你请我们吃了酸奶,这餐饭我来做东吧。”他顺手将放在脚边的那篮柿子提了起来,“你看,我还借你的光,拿了这么多柿子带回去……”

“附议。”赵嘉敏笑着回应道。

张松摸了摸口袋里临时放的几块钱,一咬牙说道:“我跟秋火明一起做东。”

“哟嚯,你也请啊,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晓粤当即拍板。

张松笑了笑,“其实我也没那么小气。”

“噗呲。”李晓粤捂住嘴,接着松开手,“不小气,特大方,吃好饭,带你们去我的试验田转转?不过眼下只有我种的番薯了,水稻已经收割了。”

“好啊。”张松大喜。

秋火明跟赵嘉敏对视了一眼,之前张松一直在跟罗锦绣不对付,他们还以为,张松是喜欢上她了。

但是此刻看来,这家伙,分明就是见一个爱一个。

吃好饭,秋火明跟张松把帐结了,秋火明借了竹篮子,约好第二天带过来还掉。

几个人开始往回走。

这时候的五山还真的就是农村,除了那条主干道热闹一点,放眼望去,这附近几乎都是农田。

经过水塘,还看到有水牛卧在泥浆里,晒着太阳。

“早知道,我就把我的长毛兔子给你们带出来看看,是我们学校培育的新品种,它的毛还可以做成衣服……”

“我们农村真的很需要这些,小小,你做的这些事情,可都是意义重大啊。”张松夸奖道。

李晓粤瞥了他一眼,“你不怼我,我怎么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嘀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