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6章 卖疯了(2 / 3)

加入书签

能力排众议坚持让它首刊全国发行?”

“是是,您眼光毒辣,高瞻远瞩。”

“不过,它首刊印了十万册呢,这个数据你知道吧,还不够卖?”

“不够。”郝鹏飞摇头,“远远不够。”

说着,摊开手上拿着的黑皮笔记本,清清嗓子接着说:

“我这边统计了一下目前各地的要货情况,您听听就知道。”

“河北,申请补货三千册。”

“安徽,申请补货五千册。”

“江苏,申请补货八千册。”

“浙江,申请补货一万册。”

杨主任心头震惊,但是他不说……

多少年没见过下面分局这样申请补货了?

一副完全不怕卖不掉的架势。事实上,通常情况都是塞给他们卖,下任务。

这次忒自觉。

杨主任心想,那确实不够呀。

单是这一轮补货,《创业家》的存刊就能清光。

“行吧,我知道了。”他不动声色说,显得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郝鹏飞告退时,不忘拍上一记:“杨主任,您伯乐相马,功不可没,局里应该予以嘉奖。”

“嗨,不提不提,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郝鹏飞刚离开办公室,杨主任从软包椅上弹射而起,一手呈掌,一手呈拳,砸在一起,双目圆睁:“是不是啊?”

他记得李建昆送了他一本《创业家》,撂哪儿去了来着……

好一阵儿翻找,终于在办公桌边角的一堆旧报纸最底下找到。

捧着书,杨主任第一次翻开,认真起来。

“咦?贩卖创业致富的故事,有点东西啊……”

他后知后觉,这居然不是一本玩票性质的杂志,很花了些心思。

遂薅起电话,call给李建昆。

……

……

傍晚,同时间同地点。

不是李建昆钟爱吃爆肚,尽管这家味道不错,两次都是杨主任选的地方。

这次周岚没来。

“李经理,恭喜恭喜,大喜特喜啊。”

杨主任拱手笑道。

旁边的年轻秘书表情复杂,如果他没记错,上次老杨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创业家》首刊能卖一万册,我跟他姓!

当然,彼时他同样认为对面这位要印刷十万册的行为,极其嚣张,极其不可理喻,极其胡闹。

现在,脸被打肿了。

所以他也不好编排老杨。

“都说隔行如隔山,没想到李经理跳到书圈搞杂志也这么厉害,佩服佩服。”

这话年轻秘书说得诚心诚意。

实在服了。

要知道,能月销十万册的杂志,目前全国不出一手之数。而很显然,《创业家》的极限,还不在十万册。

看这个趋势,完全能和《古今传奇》、《知音》一较高下了。

也就是说,对面这个男人跨行玩一玩,至少玩出了一个全国排第三的杂志。

墙都不扶……

李建昆笑着问:“不够卖?”

“必须不够!李经理你出手,行业震动。”

杨主任说:“得加印,大大的加印,既满足劳动人民的迫切需求,你们杂志社,我们邮电,也有赚头不是,嘿嘿……”

“老杨你上次可不是这么说的,好像摊上一个大麻烦,要被我弄得你们亏本一样。”

李建昆调侃,杂志大卖,心情自然不错。

甭管大瓜小瓜,总归是自己一手培育出来的,成就感高低有一些。

“嗨嗨,这不是老弟你跨行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么,我哪知道你这么全才,干啥都成。来来,喝酒,我自罚一个。”

老杨乐呵呵干掉一盅。

就邮电系统来说,他凭一己之力发掘了这样一匹大黑马,可是一项不小的政绩。

……

……

昨晚被杨主任两人灌多了,一大早来到红星印刷厂,李建昆气色不太好。

“兄弟,让你别这么冒进吧,你非不听……想开点吧,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一堑长一智,你还年轻,现在多栽个跟头,对往后来说未必是坏事。”

冯大山倒来一杯绿茶,轻拍着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李建昆:“?”

神马跟神马。

“大山同志,我今天过来是要跟你谈谈《创业家》加……”

“哎,老弟啊,你看你说话都结巴了,具体亏了多少?”冯大山长叹一声打断他。

我结你大爷!

“那十万册《创业家》快卖完了,我是来让你加印的。”李建昆说。

“啥?!”

看见大山同志如遭雷劈的模样,李建昆心里一阵苏爽。

冯大山伸手摸摸他脑门,确定他没病,也不是开玩笑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才几天时间?

十万册啊!

“加、加印多少?”

“十五万册吧。”

考虑到一期《创业家》的黄金销售期只有半个月时间,这个加印量是李建昆做过估算的,尽管加印二十万册,或许也能卖掉,不过存在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