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 怎么到目的地(1 / 2)

加入书签

第522章 怎么到目的地

团长不在家,现在32团的最高指挥官是团参谋长高斯,接到全团前往训练场进行考核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召集全团营长和连长开会。

地图已经挂在会议室墙上,军用地图比民用地图详细很多,标注了等高线,道路、桥梁的宽度和水源等内容。

从团驻地到目的地有主干道,在地图上标注得很明显。

高斯对会议室里所有人说:“师部让我们自行前往训练场与团长汇合,进行军事技能考核,只指定了到达时间,此外就什么都没有说。”

“这一次考核没有半点通知,团长直接从师部去了训练场,我推测这是师部有意为之,背后有某种目的。”

“所以大家要表现好来,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

这时一位营长问:“参谋长,师部有没有说黑家堡要参与?”

大家都是多年的老兵,每次演习都会有黑家堡那帮假想敌部队出现,有几位军官还是从那里出来的。

按套路,演习的时候,一出军营就会有剑圣法神盯着你,等着给你来一个大的。

高斯摇了摇头说:“没说没有。”

这也是套路,他们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那就按有来考虑吧。”

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一致同意。

接下来开始研究行军路线。

32团没有那么多马车可以坐,只够拉辎重,士兵们只能靠两条腿走过去。

冬天行军十分困难,特别是不久前又下了雪,慢走路滑是一回事,最让人担心的是因为寒冷导致的非战斗减员。

二百多公里行军对一个团来说有点难受,近一些可以急行军很快赶到,远一些可以按条例要求师属运输车辆支援,更远可以申请铁路部门配合。

以目前韦森军的条例,非战争情况下步兵在徒步长途行军一天走20公里,分散行军时一天走30公里,全员坐马车可达到50公里。

这些距离考虑到士兵和牲畜的可持续作战能力,安营扎寨与休息时间。

师部给出的时间是足够的,但这一次不是只有32团一个团去训练场,还有33团,先到可以先抢到离食堂和浴室近的房子。

所以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加快行军速度。

这时梅茨格举手要发言。

抛开他的传奇战绩不谈,他和师长尤金是一起跟人打过架和被腓特烈罚去铲马粪的交情,有他在代表团里在师部有额外门路。

大家都挺愿意听他的意见,吃饭时除外。

高斯点头后,梅茨格说:“以我对师长的了解,他说让我们自行前往训练场,就是只要我们按时到就可以,怎么到的他不管,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权,不犯法就行了。”

“哦?”高斯眼睛一亮,“你确定?”

如果是这样,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梅茨格回道:“我可以肯定,他是那种把无关紧要的小事交给下面自由发挥,只负责关键布置的性子。”

高斯点了点头,让他继续。

梅茨格继续说:“我们连有個叫佐培尔的新兵,此前在造船厂工作。”

“我听他说,每天晚上都会有专线车从普茨州的木材加工厂运木头到造船厂,冬天也不例外。”

“运木材的火车都是两个车头的载重车,有很多节车。但是造船厂那边没多少东西运回去,车是空的。”

大家眼睛一亮,这天寒地冻的,坐火车当然比靠两条腿走舒服了。

一个货运车厢可以塞40名士兵和8匹马,步兵部队可以原则塞一个排36人和大量物资。

团参谋部早已经计算过,至少50节车厢就可以把一个团连人带装备运走,如果加上野战物资需要70节车厢。

虽然不知道造船厂拉木材的火车有多少节车厢,但可以肯定不会太少,预计3到5天就能把部队拉到普茨州,在训练场附近下车后走半天就到了。

高斯马上让梅茨格带上佐培尔和一位团里的通讯参谋带着通讯器去造船厂问问情况,如果能蹭火车那就马上报告。

蹭火车虽然要付钱,但和一路走过去路上人吃马嚼比起来少多了。

梅茨格有驾照,马上开着团部的面包车带人前往十多公里外的造船厂。

谈判很顺利,造船厂和当地的铁路代表正愁十二月了今年的拥军工作指标还没完成,用空车拉部队而已,马上答应下来。

“车厢足够?!”高斯在通讯器旁和梅茨格通话。

梅茨格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没错,运木材的火车有40节,城里大清早还有一趟去那边的客车,现在冷天没人基本上是空的。”

“我算过了,货车拉物资和人,部分人坐客车,可以一天就把全团人运走。”

高斯马上问:“他们有什么条件吗?”

梅茨格回道:“造船厂说今晚上我们帮忙把木头从火车上搬下来就行了。”

高斯马上高兴地回道:“没问题,我同意了!”

做体力活而已,对军队来说小菜一碟。

高斯问了货车抵达和开车的时间,让梅茨格在那边安排一下,今晚大部队到了至少有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