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7章 利益在哪铁路到哪(1 / 2)

加入书签

第487章 利益在哪铁路到哪

早上八点时天色已经大亮,田里的农夫们早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现在是北方收获的季节,农夫们男女老少全家齐上阵,赶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把地里的活做完。

男人们赶着十多匹一人高的耕马,拉着从韦森公国进口的收割机在收割黑麦和燕麦,女人和孩子跟在后面捡拾掉在地上的麦穗。

年纪小的孩子提着篮子来到菜地,采摘的蔬菜大部分拿回去晒干或者做成腌菜。

腓特烈拿着一把长长的火钳,钳头包着破麻布,和其他拾麦穗的人一样,看到脚下有掉落的麦穗就捡起放到背后的藤条箩筐里。

他的旁边是自然教会的首祭菲森,六十多岁,身高差不多两米,魁梧的身材像是一头熊,穿着一身和农夫别无二致的麻布衣服,头上戴着白金荆棘冠。

自然教会的最高领导层是由五位白衣祭师和十位大祭师组成的祭师团。

白衣祭师是教会中最高职务,任期为终身制,可以主动退休,五人每年轮流担任最高领导者首祭,对外也用教皇来称呼。

大祭师则从各教区的主祭师中选拔而来,任期三年,最多担任三个任期。

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松散的部落,互不统属,自然教会便采用了这种政治结构,萨米联盟也是如此。

腓特烈表示,韦森公国将自然教会视为韦森公国在北方冰原林海的重要战略伙伴,这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菲森指出,韦森大公对尼德罗斯城的访问将是对双方商贸合作和交流的一次重要促进,也将有力推动双方在友谊债券框架下的合作,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刚才田里人多,不好谈具体事情,现在闲杂人等都离远了,开始谈细节。

腓特烈点了点头,萨米联盟的大酋长对内没有什么权力,更多的是担任各部落的仲裁者。

腓特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的饭盒里装的是赫丽做的甜菜炖鹿肉,烤面饼掰开放在里面,已经吸满了肉汁。

“祭师团有个想法,你能不能像在赫尔维蒂联邦那里那样在这边修铁路。”

两人从早上谈到正午,午饭时间和其他人一起到田边吃东西。

韦森公国与自然教会领导人达成共识,未来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开展丰富的务实合作,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实现利益深度交融。

腓特烈和菲森只谈生意不谈宗教,这两年“异教徒的黄金也是黄金”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边。

腓特烈吃了一口鹿肉后说:“我在那边有政治上的考虑,这边就只是纯粹经济上的事了。”

菲森边吃边说:“萨米联盟的大酋长不敢和你们异教徒做生意,所以找我们来主导和你们的合作。”

两人回顾了韦森公国与自然教会的友好交往历史,对如何深化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往来等提出了许多设想。

菲森继续说:“我们冰原林海里有很多好东西,但是路不好走,运不出去。”

“我修铁路可以,但是要有足够的利益让我至少能收回本钱。”

一排人坐在田埂上,田埂这边是麦田,另一边种的是伊丽莎白薯,准备下午收。

菲森的午饭颇为简单,只是鱼肉和鱼籽炖豌豆,还有一碗虾米和海藻煮的汤。

“所以这里的铁路必须是连接矿产、城市和大型部落聚集区等地方,终点是港口。”

“一般的中小型部落用不着铁路那么奢侈,碎石路就够了,我可以出口一些碎石机,再派人来指导伱们修路。”

菲森想了想,说道:“我看过你写的文章,你说的那个以铁路为主干,道路为支线的路网挺好,在这里也实用。”

“我们这里有你需要的铁、铜、铅等矿产,有些矿很大,可以把铁路修过去。”

“你们造船需要木材,我们这里树木多,百年以下的树可以卖给你,所以铁路最好修过去。”

腓特烈笑了笑,说到底,菲森还是想空手套白狼,让自己来修铁路。

商业谈判嘛,就是这样漫天开价。

腓特烈说道:“我可以在这边开一些木材加工厂,把木材加工好了再运回去,最好是在有港口的地方。”

“港口那里不只是建木材加工厂,还可以建鱼类加工厂,生产罐头。”

“我对这边不熟悉,希望你们能提供矿场的位置,好规划铁路和港口。”

菲森见他油盐不进,非得有矿才修铁路,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同意下来,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后再解决多和少吧。

教会里有地图,等下让人送到腓特烈住处,让他安排专业人士规划吧。

下个月第二届万国博览会就要开幕了,自然教会这边年初就挑选了一批留学生到韦森公国学习医学,准备搭去参加博览会的船前往韦森堡城。

菲森又提了一下这件事,担心留学生因为宗教问题会被区别对待。

腓特烈表示没事,只要留学生们不跳脸输出没人管他们。

同时他提了一嘴熊爪部落的事,那里有他看好的学生,菲森答应额外加一个名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