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1 战斗民族的悲情底色——莫斯科的眼泪(2 / 4)

加入书签

有代入感。

这边现场的观众没用言语表达,但直播间的华夏乐迷却替特么说出了心声:“边浪是懂战斗民族的。”

再唱了一段相同的副歌之后,除吉他之外的乐器伴奏都已经停止,在那干净清亮的扫弦音伴奏下,边浪带着几个合声齐齐唱道:“莫斯科不再相信谁的眼泪,她也不会再相信谁,曾经英俊的少年,他的年华已不再……”

在红场,这古老的岗石地面,背后的红墙和克里姆林宫,还有周围那些见证了兴衰的建筑,无一不是在诉说着莫斯科已经老去的年华。

至于莫斯科的眼泪,这大概就是战斗民族悲情底色的起源了。

在19世纪初的莫斯科一场战争和一场大火毁掉了战斗民族的家园,面对艰难的生活,战斗民族就总是会伤心落泪。而这些眼泪最终汇聚起来,形成了莫斯科的地下河——莫斯科河。

这就是传说中的“莫斯科的眼泪!”

“莫斯科不再相信谁的眼泪,她也不会再相信谁,曾经热烈的旋律,就像RUSSIA DISCO GO……“

现场的战斗民族可都是知道的这个传说的,传说不可信,但此刻他们的眼泪却是真实的。这歌词依旧有点诛心,但却是在鼓舞着战斗民族,要相信自己!

边浪知道这传说,还是因为上辈子彭磊写出这歌词之后,他看着这歌词就好奇:“你这歌词和Twins那首有点像啊,这莫斯科的眼泪到底是什么。怎么你这写不相信,许常德直接写没有呢?”

当时,彭磊面对边浪这有点开玩笑的问题,却是一本正经的给他讲了这个传说。

也就是从那次之后,边浪就认定了一个道理,那些你搞不懂什么意思的歌词,不是人家填词人瞎写,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知识面不够,所以没办法理解。

每一首用心写出的经典歌曲背后,那必然是有一个故事作为支撑的。

而此刻的现场,这莫斯科乐迷的眼泪,为这首歌证道了!

动感的配乐再起,在合声的“na……na……na……na……”的托底之下,边浪反复唱着:“RUSSIA DISCO DANCE……”

最后,只留下暗淡了一晚上的华颜,用一段键盘solo,为这首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首歌听进去了的人,大概都是同一个感觉,第一反应是好笑,但几秒后立刻被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替代,然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此刻的伊辛巴耶娃就是这样,她全程都紧盯着翻译的字幕,等到“莫斯科不再相信谁的眼泪,她也不会再相信谁……”这句出来之后,她整个人就如遭雷击一般,没有任何预兆的流下了眼泪。

等后面的“曾经英俊的少年,他的年华已不再……“给她的感觉就是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她想起之前那些去前线慰问演出时候的时候,乘坐运兵车穿行在崎岖泥泞的山路间,看着前路碾压出一道道杂乱的履带痕迹,现在转眼已经是时光荏苒。

她觉得今晚边浪这三首歌都给得非常好,把她们战斗民族的热血和悲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为什么是一个华夏人写出来,她想大概只能用一句华夏的老话来概括了吧,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来滚石还有一首歌要演出,但边浪把词曲拿出来之后,Hatter几人就一直认为这歌应该留到最后收场,经过商量之后DGM、Hatter乐队和滚石就统一了意见,把这首歌放到了最后。

所以,滚石这演了不到20分钟就下场的举动,让期待能再给他们带来的惊喜的乐迷们不干了。

“为什么?前面几场滚石演出的时间都是超过20分钟,而且还有英文歌……”

“是不是Hatter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然后故意压缩滚石演出的时间?”

“这不可能,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怎么可能临时更改……”

“其实我说句实话,那么莫斯科的乐迷已经够幸运了。滚石这三首歌算是给你们量身定制的了吧,伦敦的时候就出了一首《The Angel》是给阿森纳球迷的,柏林时候出来了一首《fortably Numb》,你们这一下出三首还满足?”

说这话的也不是华夏人,而是一个从Crazy scale上就开始追滚石的外国乐迷,有滚石参加这五场他一场没落下。所以现在听到莫斯科乐迷的“抱怨”,他就说了一句大实话,虽然他也很希望滚石再来一首。

但似乎根本没人听他的,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安可!”

现场,就开始出现无数“安可”的呼喊声。

这一幕的出现,就有些尴尬。之前有滚石参加场次里面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在柏林《fortably Numb》那种让人永生难忘的场面下,也没有不生素的乐迷喊“安可!”

但是到了战斗名族这可好,这一开喊就没得停了。

从舞台这边慢慢就蔓延到了整个红场,甚至是几个不嫌事大的防爆警察,也跟着喊了两嗓子。

按照商量好的,滚石现在的不辞而别,就是为了来最后再返场的时候给足乐迷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