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机缘,再入斑驳岁月片段(2 / 4)

加入书签

于这十几个当中竟然没有一个特殊的。

难道他的运气真的有这么差?

还是说左慈墓地太稀有?

叶秦心中微微有些郁结,不过很快重振旗鼓,想当初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才终于悟道成功。

西游记里面师徒四人取得真经都要九九八十一难,他不过才花费这么点时间。

换算下来,这点碰壁根本算不了什么,叶秦从开始就明白,修道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注定要遇上许多坎坷。

若是真的如同喝水简单的话,那也不叫修炼了。

离开道观之后,叶秦再度赶往另外一个比较出名的寺庙,沿途要路过条江河,由于远离市区,这里人烟并不多。

“希望这次能够有点眉目吧。”

带着期望,叶秦再次踏上了路程。

只见这里地势平坦开阔,能够看到江边两岸的风景,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水拍打在石头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每当波澜汇聚的时候,好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水光粼粼,恍若流动的玻璃,倒映着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落在江面上,乍一看上去,好像银蛇在游动。

不得不说,这里的风景还真不错,叶秦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他从山中离开,一路逛过来,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这沿途的风景,却让他原本有些急躁不安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而在江边不远处,叶秦看到这附近还有个村落,看上去颇有历史感。

这里山峦拱翠,巨树遮天蔽日,附近还有江水,可以说是依山傍水,倒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距离村子的不远处,还有块石碑,原来是块村碑。

高两米多,宽半米的样子,上面刻有“待王庄”三字。

这村碑已经颇有年代,爬满了不少青苔,字迹看上去也有些模糊,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接受风霜的洗礼,处处可见岁月沧桑的痕迹。

叶秦莫名的就生出一股好奇之意,忍不住爬了过去,发现村碑上面还有不少字,介绍了关于村子的来历。

【春秋时期,这里是巴国与楚国的必争之地,后有一批百姓搬迁至此,为出国国君的守陵人,由此繁衍至今,故此得名‘待王’,喻义为等待楚王归来的意思。】

“看不出来村子竟然已经有如此历史,像是看见历史揭开了那么半页,好强的宿命感……”

叶秦看着村碑感慨,这明显是个古村遗址,流传了两千年。

他隐隐觉得不凡,只是那种感觉稍纵即逝,等到他再去探寻之际,瞬间无影无踪。

本来按照叶秦的规划,是要继续前行,可就在那片刻,他产生了想要在此地停留片刻的冲动。

“也许不一定是名刹古寺、墓地遗迹,说不定像这种历史遗址也会让我有所感悟。”

虽然那种感觉一晃而过,但是之前路过那么多古寺道观,叶秦都没有这种错觉,他隐隐觉得自己的机缘说不定就在此处。

“缘”这个东西妙不可言,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任何硬性规定,非得是名刹古寺才能够产生某种奇特的力量。

说不定在这里能够有特别的机缘。

这古村落是依据石碑建立而成,他的视线不由得落在了不远处,打算在这附近看看。

只一眼叶秦就看出了不凡之处,这片地方的风水很讲究。

风水两字可谓是非常有讲究的存在。

《易经.说卦》曾有记载,:“扰万物者,莫急乎风,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从字上理解,风是从天而行,流动着的空气,水是顺着大地而走,它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

有风、有水的地方就会产生生命还有生气,万物能够欣欣向荣生长,成为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

村落里面有不少绿植,成为了叶秦天然的掩体,再加上时间尚早,街道上面行走的人并不多。

而且叶秦所在的位置偏低,众人的视线大部分都是平视,根本不会观察到旁边的角落里。

叶秦的鳞片本就是绿色,在加上这些宽大的叶片遮挡,除非是近距离仔细端详,否则的话真的很难发现其中蹊跷。

只见一座座穿斗青瓦房,夹杂在苍劲的大树之间,简朴适用,一楼一底的石头墙、土墙等老房子,都是用石灰粉刷而成。

这些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老建筑,看得出来有部分翻新过,但是许多都还保留着原汁原味。

青砖灰瓦,古色古香,叶秦爬行在其中,看着周围古老的建筑,仿佛再次穿越了时光。

这里植被茂盛,虽然百年古树很少,但是盘根错节,形成一道天然巨伞庇护着古村各个角落,甚至有些爬上虎,还爬满了屋子整个外围。

阳光透过叶片间的缝隙投落下来,给这些建筑更是镀上了层不太真实的色彩,像是有层朦胧的光晕。

因为周围都是植被,即便是夏天这里也清凉不已,从未有过炎热。

和繁华大都市有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和先前的龙源村也有所不同。

龙源村地处偏僻,少有外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